打印页面

首页 > 艺术天水文联 潘天寿书画作品辨伪

潘天寿书画作品辨伪

潘天寿书画作品辨伪

潘天寿书画作品辨伪

潘天寿书画作品辨伪

潘天寿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天地 黎展华(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

潘天寿(1898~1971),原名天授,字颐,号阿寿、寿者,别署三门湾人、大颐寿者、颐者、懒道人,室名无谓斋、止无室、止止堂、听天阁。浙江海宁人。

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画家、印学家、学者。27岁时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中国画室教授,曾著《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论随笔》、《中国书法讲义》、《治印纵谈》、《顾恺之研究》等,曾担任上海美专等高级美术学院的教授、主任和校长。

破常规,创新格,布局敢于造险、破险,笔墨浓重豪放,有金石味,色彩单纯,气势雄阔。其指墨画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建国后历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前苏联艺术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画领域中屈指可数的大师之一。

潘天寿擅长画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诗词、篆刻,晚年常作指墨画。尤擅画鹰、八哥、松、梅、竹、荷、蔬果、山石、野花等题材。画风受八大、石涛影响,而又自具沉雄、奇崛、壮美的个人风格。作品清新苍秀,笔墨纵横交错,线条粗旷有力,构图出人意表,具有撼人的力量和强烈的现代意识,一扫清后一百年间陈陈相印的媚俗画风,被誉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位巨匠。

潘天寿《朝日艳芙蕖》,两幅竖幅作品,一幅是“用笔”画的荷花,一幅是“用指”画的荷花,但内容和形式构图,以及落款都比较接近。

在布白上,以三角形进行平面分割。大空白与小空白的面积相差极大,但基本上都是三角形的有机组合。不仅空白之处是三角形,而且黑实之处基本上也是三角形,从而达到了主调明确,节奏感强,画面大气的效果。

在布黑上,用“钢筋水泥”式的骨架结构。画中荷叶梗子如同钢筋骨架,支承着大块泼墨的荷叶,墨线和墨块形成强烈对比,而又互相协调配合。

潘天寿常用荷花来表现对西湖的热爱,寄托对家乡风土的浑厚感情。无论是笔画的还是指画的荷花都已成为有目共赏的珍品。作为一名真正坚守民族文化阵地同时具有开放心态的艺术家,潘天寿以东方式文人的悟性和睿智,穷其一生锲而不舍地探寻着中国绘画精神的内在境界。他的文化立场、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深深受到后来者的诚挚敬意。

图一,让我们看到了:荷叶用墨块面的大笔挥搽,墨色变化的丰富多彩,硕叶如盖,笔速较快,笔似斧劈,胆魄惊。荷花亭亭净植,娇艳欲滴,气旺神强。荷柄水草的笔法更是如长枪大戟,穿插有致,坚如铁铸,壁垒森严,令人望而生畏。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充分表达了一个大师对荷花精美的传神写照。

图二,无论从构图、落墨、着色、题款较为相似,但细看之下,还是大有差异的,尽管图二没有用笔来写荷花,故意用手指来写荷花,亦符合潘天寿先生晚年喜欢用手指画画的规律,造假者力图表明潘天寿先生除了可用笔又可用手指,两种不同手段的艺术创作的习惯,力图证明是画家的两次不同的手段创作。表面上来看,艺术上略有偏差或高低,是正常的,差别上是可以原谅的,似乎告诉人们在鉴定上存在无可比性的证据,企图迷惑人。但是,图二无法摆脱的是图一在先,图二在后,按图画瓢的嫌疑。从细节、功力、用墨、计白当黑来看,除了画面拥堵之外,荷叶的轮廓、块面以及墨色都比较生硬而缺乏变化和缺乏金石味。水草章法太杂乱,未能起到平衡画面的粗细线条的变化,未能增添荷塘的生动气韵。荷叶的“标色”明显与潘天寿先生惯用的色彩不符,比较沉闷,没有清新感,没有别样娇艳,更没有圣洁和高尚之感。另外,题款的字歪歪扭扭,除书法功力欠佳外,没有注意到题款的字只能在画面上起到点缀和烘托的作用,随意放大,而显得夸张,破坏了画面的整体布局。

综上所述,让我们知道了潘天寿先生画荷花,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图一做到了,图二未能达到图一的境界,说明了图一是真,图二是假。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0324/9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