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城市七彩秦州秦州民俗 刘瑞祥:秦州小曲

刘瑞祥:秦州小曲

秦州小曲

文/刘瑞祥

陇东南,有一座城,自古以来,生态环境优美,绿色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深厚。有水从上天而来,围绕城池而滋润大地。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古丝绸路上的驿站,是绿色林海里的一片绿叶,是三条大河交汇的风水宝地。秦州气候宜人、风光秀美,南靠小陇山林海,境内河流密布、阡陌纵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充满着江南水乡特有的韵味。山南的小溪流入长江,山北的小溪流入黄河。秦州自古以来是一个典型交通要冲。

天水秦州,以出产香甜可口的瓜果和出生白娃娃而闻名海内外。秦州,从远古至今,方圆百十公里的乡村流传着一种民间小曲,这种小曲在各地农村普遍传唱,小灵灵的天水人,白哗哗的大姑娘们,尤其在瓜果飘香农家院落,随时都可以哼起小曲:“西北的人儿呐,黄土的坡,深厚的文化实在的多,敲起鼓来打起锣,咱们大家都来耍社火,唱唱秦州的小曲儿,扭起家乡的社火。男女老少齐参与,原生态的社火唱了百年多,天做帐篷,地做戏台耍社火,麦积山的佛像她听过歌。南郭寺的槐树做鼓锤,伏羲庙的三星拍手说不错。社火传遍了秦州的角角落落,世世代代相传的是心中的歌……”

过年了,我在秦州娘娘坝老乡家喝着浓浓的罐罐茶,品尝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祁寿山那一洼清澈的泉水从乡亲们的院落流出一条白色的河当地人叫冷水河,横穿小陇山腹地,在茂密的森林大山里保留的村庄,又叫白家河。还有一条也是从祁寿山发源的西汉水向南流淌,两条宽阔而奔放的河和嘉陵江交汇。渭河向东流去而汇入黄河。甘泉、马跑泉那边的红樱桃,她一开一合,滋养着肥沃的大地,被回娘家的媳妇含在嘴里,心上还唱着“十月怀胎”那曲调……怀在二月二,想吃新韭儿,怀在三月三,想吃红樱桃,怀在四月四,各庙里把香烧,保佑奴家生个胖娃娃……”

每年的正月初四过后,各乡村的社火耍就起来了,先开始围绕村庄转圈圈,然后在村庄里标志性建筑、寺院里尽情表演。他们把古代那些名将,都被装扮成社火,走在大大街小巷,飞溅的舞步向人群众走来。天女下凡、西游记、三打白骨精、麦积烟雨都被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曲浓烈地表演出来。

旋舞的笑意,唤来愣愣的喊叫。一位老者划动游船,笑眯眯的大姑娘哼着小曲,如一朵荷花,动如波浪,静如佛祖。动与静是河流、速度、奔跑、追逐、嬉戏的美梦,跑步、旋转是跨越。

祁寿古镇上印满了农人的履历,用原始舞姿、表现给现代人观赏、是吉祥的符号。马莲绳当作腰带,扎在农人的身上,羊肚子手巾戴在头上,大裆裤、大棉袄、大踏步走在村庄的小路上,喜气洋洋地就这样扭起来了。

麦积区街子镇也有当地的民间的习俗。据说“牧马滩出土的地图”认为,黄帝就出生于黄家峡。境内还有炎帝祭天的神农山,纪念杜甫的东椅草堂。街子在秦早期就已经形成了村落。还是那些熟悉的舞动,还是那些来民间的舞动,一身的鲜红、一身的阳刚、一身的鼓舞。从乡村赶来,从街亭赶来,从祁寿山、李子园、娘娘坝赶来了民间社火。跨越、跃动、翻身、前进,是一种追求,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符号,是庄稼地上长成的庄稼汉子。武山的扇鼓敲起来,如春雨播种,如樱桃落地,如百合花盛开。唢呐吹起来,欢快的锣鼓敲起来,高高跷走来了秧歌队、舞狮队伍走来,在街亭古镇一条街道,在娘娘坝扭动成起伏的浪,跳跃成跨时代的骏马,一波又一波,沿着梦中的丝绸古道和现实中的丝绸之路一路走来,不断创新。

天水是西秦之地,又是秦声的发源地。约有1700年间都称秦州。冠名“泰州小曲”是秦声、秦地、秦源的母体而居。秦州小曲又名秦州曲子戏,俗称乡土社戏。是陇东南乡土社戏里的活化石。秦州小曲,乡土气息浓郁,曲调悠扬,音色在欢快中流露出凄婉、热烈中折射出苍凉清苦的韵味。由此,南秦腔、北秦腔都由泰州小曲演变而来。秦剧是把“地滩秧歌”、“喊背弓”的秦州小曲改变演示形式以后,搬上了戏剧舞台,在唱腔上作了更大一些改进和提高而已。戏剧人物仍然是男扮女装,没有脱离开“秦州小曲”传统扮妆。在唱腔调上,秦腔戏仍然离不开“秦声”的韵味。表演形式上的曲目:《十里亭》、《十杯酒》、《洛阳桥》、《小桃红》、《凤阁岭》、《太子游四门》民歌类:《十对花》、《绣荷包》、《放风筝》、《姐怀胎》、《十道黑》、《戏秋千》。戏剧类:《香山寺还愿》、《下四川》、《花亭相会》、《麦人观》、《周文送女》、《张连卖布》、《冯英说小》等百余首民间曲子。

乡土味浓,民族风情和浓郁,乡音合悦。卓人月说:“小曲为明代一绝,可与唐诗、宋词、元曲媲美。”冯梦龙说:“山歌系民间性情之响,逐不得列於诗坛,但它情真意切”。“小曲”来源于山歌与民歌、性情之调,因“小曲”始终保持着野性趣味,风土人情。不与大戏舞台争名夺利,千百年一直活跃在农村山野田园之中,自由浪漫地生存着,即兴抒情,意切情真,爱唱就唱,随意性很大。它是以山野为台,以痴心达情为趣,有唱有和,村夫民妇,老人小孩都可以唱,无拘无束,自娱自乐,唱性情爱恋歌,寓教于乐,教子相夫,礼仪孝道,男婚女嫁等一切社会现象和传统文化,都可以在生活中传唱。

民歌、山歌、小曲是一母同胞,亦可以兄弟姐妹相称。它们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是同等的,促进和弘扬民歌、山歌、小曲这些山乡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同等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刘瑞祥,笔名刘瑛,男,65岁,1980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1972年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在陇南山一个山村劳动,1977年在青藏高原当兵,1982年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研究所从事植物研究与考察工作,1994年在兰州市安宁区委宣传部当编辑记者(已经退休)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现代摄影协会会员。出版散文诗集《西北风》散文集《绿色的恋歌》已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500多篇文学作品,有50篇作品在全国获奖并收入多种文学选集,摄影作品有150幅作品在全国,省市摄影大赛中获奖。现为自由摄影师。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20/0204/875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