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天水文联 中国古钱中的骡子
中国古钱中的骡子
谈钱
陶短房 (历史作家)
在中国漫长的钱币史中曾出现过一些非驴非马的“骡子”型货币,这类货币往往是在新旧时代交替时产生,因此兼具新旧两代货币的特点,比如商代出现的铜贝,就是贝壳钱和铜钱“新老交替”时产生的“贝壳铜钱”。“布泉”就是这样一种“骡子钱”。
按照东汉末年郑玄对《周礼·天官·外府》的注释,“布”和“泉”原本都是货币的称呼:储藏在家里或仓库里的钱叫“泉”,表示钱在家中犹如隐藏地下的泉水,虽不为人知但生生不息;而流通在市场上的钱则叫“布”,表示钱币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及。不过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布”在钱币领域的含义已约定俗成,指曾流行于周、韩、魏、赵等地,形状酷似锹铲的铜质货币,“布”也被更多人认为是镈即铜铲的通假字,意思是“袖珍铜铲”,甚至早期的“空首布”还保留着可以装把的空心铲头。至于“泉”,则一般认为专指圆形方孔的“孔方兄”。
到了两汉之交,复古狂想家王莽掌权,建立了短命的新王朝,在短短15年的立国史中先后进行了至少4次货币大改革,在“孔方兄”早已包打天下、约定俗成的年月里,几乎“山寨”了他那个时代里所有记载中、传说中或想象中有可能存在过的货币种类,什么泉、布、刀、贝一应俱全,号称“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光长得跟铲子一样的“布”就有十种之多。“布泉”并不在这十种“榜上有名”的“王莽布”之列,而是近几十年才出土的,数量并不多,但由于同时出土了模具,其真实存在性并没有多少疑问。有趣的是“布泉”的长相并不像“布”或镈,而是和五铢钱之类“孔方兄”别无二致。
既然“布”在钱币术语里是形容钱币形状像锹铲的,那么“复古主义大师”王莽何以搞出个怎么看都不像锹铲的“布泉”?原来“布泉”实际上等于“布+泉”,是布币和“孔方兄”的“混血骡子”。这种“骡子钱”轮廓和“泉”别无二致,都是圆形方孔,但铭文却使用布币特有的悬针篆,而且方孔周围也仿效布币圆孔,设计了耐磨损的内郭。
有钱币学家断言,这种非驴非马的“布泉”是对此前货币改革的补救,且“布泉”没有标明钱币重量,是中国货币从以轻重定价值到以面值定价值的里程碑式发明。这些说法恐怕有所夸大:王莽时代虽短但铸币很多,自古至今出土、传世无数,惟独“布泉”非但存世寥寥,而且连历史记载都语焉不详,《汉书》称王莽晚期曾将“布泉”当作关卡通行证,而后世则有将“布泉”当作吉祥物给孕妇佩戴,祈祷生男孩的,这些一方面表明“布泉”价值不菲,另一方面却也表明,这种钱非但数量极少,而且很可能并不在市面上流通,否则岂不是谁都能走关卡这个“VIP通道”?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0817/73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