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赵姓天水堂 青岛知青董育俊:在甘肃垦田住进地窝子/图
青岛知青董育俊:在甘肃垦田住进地窝子/图
青岛市知青史记:
1965.10:知识青年去支边
专列载着青年人浩浩荡荡开进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
1965年,在“屯垦戍边”使命的驱使下,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数不清的现役军人、复员转业军人和城市知识青年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贫穷落后的青海、甘肃以及内蒙古等边疆地区,青岛数千名知识青年顺应这股潮流,把青春的梦想和JIQING洒在了广阔的边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他们虽身着绿色军装,却没有鲜红的领章和帽徽,自给自足,严加训练,随时都能抄上枪杆子上战场。如今,回忆这段远赴边疆的岁月,当年的知识青年们感慨万千。
在甘肃垦田住进地窝子
今年59岁的董育俊是当年去甘肃支边的知识青年之一。1965年,从甘肃过来的身着绿军装的部队宣传员来到青岛,带着美丽的憧憬,当年15岁的董育俊报了名,告别了前来送行的姥姥,登上了西去的蒸汽机车。甘肃生产建设兵团此次招收到的青岛青年大约有1800人。
历经四天三夜,火车终于在甘肃张掖车站停了下来,此次到甘肃去的1800人大致分在四个地方:一条山、武威、张掖和酒泉。董育俊到达的是张掖。一下火车,董育俊看到的是望不见边的野地,惟一人工的痕迹就是一条公路,而部队已经派来了几十辆拖拉机等在车站,准备将他们接到团部。
随后进行了人员整编,董育俊被分在了农二师第四团三连,他同时领到了一身绿色的军装,但没有红色的领章和帽徽。老兵带着他们去找房子——地窝子,在地上挖出来一个坑,盖上顶棚后就成了房子,那些一堆堆的小土堆是挖地窝子后未来得及清理的土,二十多个人在一个大炕上睡觉,比较拥挤。随后,大家沉下心把旷野开垦成良田,自给自足。农忙间隙穿插着军队式的训练,董育俊和伙伴们成了半农半兵的身份。几年间,他们将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一望无垠的良田。在军事化的管理下建设兵团取得可喜的成果。1977年,董育俊回青岛开始了全新生活。
邹原安从青海考察回来后在大会上作“支边”宣传。
知青专列四昼夜到青海
1965年,20岁的邹原安还是一名高中生,由于成绩突出、思想上进,成为学校重点培养的学生,但由于整个社会都在提倡“上山下乡”,满腔热情的他就主动找到当时的知青上山下乡办公室,提出了支边的申请,当时学校不希望尖子生走掉,不愿意放,邹原安的父亲还为此多次找了校领导。此时,青海生产建设兵团正打算筹建,青岛市决定派出代表前往青海格尔木考察,市南、市北、台东、台西以及沧口每区出一个代表,邹原安就成了市北区的代表。
7月,代表团远赴青海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后回青,开始到各街道做宣传鼓动工作。邹原安介绍,“我们给大家列出的待遇是‘部队编制、一年后开始领工资,青海生产建设兵团的工资最低是每月60元,而青岛当时一位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工资是每月20元,建设兵团的条件自然对每个青年人都有巨大的诱惑力。”
经过半个多月的宣传,数千青年报名,最终只选中了800人,因为政_府打算让知青扎根边疆,成员男女比例是1:1。10月,知青专列开往青海,由于青海海拔两千多米,高原缺氧,为了让他们适应高原环境,火车开得很慢,经过四个昼夜才到达青海。
[1] [2] [3] [4] 下一页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0323/7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