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城市幸福天水 搭乘“文化动车”走出去 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水文化

搭乘“文化动车”走出去 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水文化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交流”

天水市文化馆馆际文化交流走在全省前列

  □记者 徐媛

等待采访的间隙,跨过市文化馆大红门,顺着不足50米的甬道步入馆内,目光所到之处是近百张依次悬挂于门廊之上的摄影作品,远远望去有“文化长廊”之感。走近,细细观赏,一张张展示经济社会、历史人文、生活风貌的照片,为驻足者述说着天水点滴的变化,也唤醒了某些褪色的记忆。从工作人员张晓玲口中得知,这些照片都出自于文化馆去年免费培训学员之手,心里暗暗赞叹了许久。

看完摄影展,又绕回至馆内宣传栏前,张贴着的培训及文化走亲成果,见证着文化馆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2018年,市文化馆共举办了42场书画展、培训了2000余名学员、进行了20次文化志愿者活动和15次文化交流活动、参与了62场公益性演出活动……

在这所有的成果当中,最让“工作狂”李靖馆长引以为傲的却是一趟由市文化馆牵动的历时两月之久汇聚“众芳”的“文化动车”。“这场文化活动仿佛盛开于寒冬之中的文化之花,它打破时空、地域的界限,盛开出友谊交流、兼容并包、互惠互鉴的花朵。”李靖颇有成就地说。

“文化动车”穿五省

2018年11月6日,这趟始发于丝路文化繁盛的西北地区的动车,在经过西宁市、天水市、安康市、吴忠市之后,轰隆隆地驶到经济繁荣的天津市滨海新区。

当天,陕甘宁青津文化馆的文艺精英们集聚滨海新区文化馆,拉开了2018年“文化动车·丝路情”滨海新区文化交流活动的帷幕。这场让滨海新区市民翘首以盼的文化活动设置了书画交流笔会、“洞天胜景滨海行”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交流展及两场“新时代之声”馆际文化交流文艺演出,动静结合的文化交流形式,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仿佛为滨海新区市民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神秘通道,令其沉醉于多元文化交融碰撞所带来的震撼与享受。

“郎在对面唱山歌,妹在灶屋烧茶喝,听得情歌心意乱,撤出灶火用水泼……”由陕西省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带来的紫阳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独具韵味的歌词和优美婉转的曲调带给观众独特的听觉冲击力及感染力。我市文化馆选送的《麦积飞天》一出场便博得满堂彩,身着长裙裤的“仙女”们凌空飞翔,仪态安详,气韵悠长,让观众情不自禁联想到敦煌莫高窟美不胜收的飞天壁画。继而,具宁夏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耍羊皮的汉子》、青海经典民歌荟萃《在那遥远的地方》、唢呐独奏《黑土地》等展现陕甘宁青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轮番上阵、精彩不断,让滨海新区市民足不出户便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丝路文化。

“越是民间的艺术,越有味道;越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就越有价值。”在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杜女士说,文化的多样性与艺术的感染力,是这场盛会带给她最深的感受。

历时两月之久,往复于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天津四省一市的文化之旅在成功举办10场大型文艺演出和5场书画摄影展后,完美收官。我市文化馆的歌伴舞《羲皇故里》、花儿《河里的石头翻三番》等极具地域标识的演出,彰显了天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场文化盛宴,对身为主持人的刘坚强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可以说我是天津人中最热爱天水的那一个。天水是我的家乡,天水深厚的文化流淌在我的血液里、铭刻在我的心间,把天水优秀的民俗文化、文艺精品带给我第二故乡的群众,是我多年的梦想。”刘坚强在微信里说道,如今看到家乡的文化受到各地群众的青睐,他有说不出的高兴,也算是圆了他的一桩心愿。

充满动感与力量的舞姿以及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力,冲击着四省一市市民的每根神经的同时,也让每位轮番登台、各展绝活的文艺精英在彼此的光芒里,不断汲取艺术的养分,在独特的地域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中产生新的艺术方向。

“民间艺术,雅俗共赏。作为演员,也作为观众,我乐在其中。”西宁市群众艺术馆文艺骨干青木措表示,能够看到各地文艺精英的精彩演出,并和他们同台竞艺,对西宁群文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水文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厚重、灿烂的文化因交流而更加多彩,因互鉴而更加丰富。

在滨海新区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幕仪式上,我市文化馆、西宁市群众艺术馆、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吴忠市文化馆及滨海新区文化馆,在所有人的共同见证下,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拓展文化馆服务领域,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服务基层”的长效运作机制。

“这意味着,在家门口观赏三江源头圣水浇灌的‘青海花儿’、众佛之国‘东方雕塑馆’凌空而起的飞天、秦巴汉水低徊婉转的‘汉调二黄’、塞上江南风过留香的‘荞麦花’和‘哏儿都’诙谐幽默的民间曲艺将成为常态,这是文化的一件幸事,也是各地观众的福音。”接受采访时,我市文化馆青年演员王小艳说道。

早在2017年9月,我市文化馆就与西宁市群众艺术馆签订了文化发展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两年间,两家文化馆在切磋交流中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书画创作作为我市文化馆优势资源已先后多次走进西宁,西宁的民族舞作为回馈也出现在我市文化馆舞蹈培训课堂之上。西宁群艺馆青木措甚至为我市广场舞爱好者量身打造了一套具有西宁民族风的广场舞。

“文化之花,只有不断施以‘肥料’,才能芳香四溢。也只有将本土资源挖掘出来,并以新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下去,‘文化动车’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客源’和‘货源’。”西宁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刘鹏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如是说。

“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其开放性和交往性,任何封闭的文化都会因吸收不到更多的营养、感受不到更多的压力和竞争,而逐渐丧失活力与动力。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城市能够搭乘我们这列动车,让它装载的文化能够更加丰满、多元。”李靖表示,目前,市文化馆正在与新疆进行洽谈,预计不久的将来,一场具有新疆异域风情的“饕餮”盛宴将会席卷我市。

“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之美。以联盟的组建成立为起点,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不断突破、不断发展。希望联盟的所有成员团结一心、化掌为拳,把优质的文化资源拿出来共享,同时也可以在联盟的平台上寻求补充不足的文化资源,真正发挥好文化馆行业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电话中滨海新区文化馆馆长赵永海中气十足地说。

 “我们就想做点儿该做的事”

元旦刚过,文化馆又紧锣密鼓筹备起今年的文化交流活动。

1月5日,这群不知疲倦的文化精英迎着风雪又踏上开往安康的“动车”,不为名利,他们只为将天水的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去,然后静待它们生根、发芽……

当日晚7时,由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主办,陕西省古琴研究会、天水市文化馆、天水伏羲琴社承办的“2019迎春古琴音乐会”在安康市群艺馆成功举办。音乐会大家云集,来自我市和其他市州古琴演奏名家端坐舞台,挥洒拨弦,为观众奉献了《太古引》《平沙落雁》《胡笳十八拍》等旷世名曲。演奏家的指下,一挑一抹,似乎都有说不尽的故事,每一曲都是道不完的沧桑,或悦耳悠扬、或婉转连绵、荡气回肠,在幽幽琴声中,观众聆听远古传来的神圣声响,听者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民乐教研室主任靳振彪就是一位受邀表演的古箫演奏者。说起古琴音乐会,他侃侃而谈,“在安康做所谓的‘大雅之音’这是第一次。比我们预期中好很多,听众座无虚席,现场却出奇安静,唯有雅韵袅袅,绕梁琴音。从观众的反响来看,虽然他们不能透彻领会古典音乐的意境,但他们的认可弥足珍贵。”

“过去,古典文化如同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鲜为人知。幸而,天水有良好的文化土壤让其得以延续并发展。此次与陕西省古琴研究会诸多演奏家同台竞技,对我们有很大鼓舞。部分安康古箫爱好者听完演奏后,异常激动,想到天水拜师学艺,这是意料之外的。”同时,靳振彪也看到天水的不足,“音乐会导聆是陕西省古琴研究会秘书长何谦老师,他突破主持人身份,站在文化鉴赏的高度对每首曲子进行的精准诠释,在加深观众印象的同时,让人受益匪浅……客观来讲,天水还欠缺此类人才,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哪里的文化之花盛开的绚烂,我们的动车就开向哪里!”王小艳踌躇满怀地说,“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热衷于文化交流就是想趁心有余、力尚足的时候,做点儿该做的事。我们不断推出原创作品,就是希望将天水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挖掘出来,将其艺术化、舞台化,进而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它、了解它,让古老、深厚的文化焕发出了更强的生命力。”

诚如所言,天水这趟文化动车开启后,我不知道未来它将与何种文化相遇,并碰撞出炫丽的火花,但它必定会永不停歇地奔驰于祖国广袤的大地之上,并为所经之处的群众,带去更多更新的精神食粮和文化享受。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9/0125/654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