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综合 “娘”或“不娘”,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娘”或“不娘”,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最近,有关男生“娘化”的问题引发了很多人的热烈讨论。男生能不能“娘”这一问题本质是对男性形象规范的讨论,也即对“男性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的回答。与男性相对应的就是女性,因此与这个问题相联系的就是“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
男性应该是什么样的?女性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对男性和女性,我们很难用一两个词来简单概括其应该具有的特质。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在形象要求上受到比男性更多的束缚。
但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形象要求上所受到的束缚似乎变少了,女性既可以像传统女性那样生活,甚至也可以像男性一样生活。然而男性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必须活得像男性。这也是今天我们在讨论男性“娘化”问题时颇受争议的一点。
事实上,我们目前所有关于“男生应该怎么样”和“女生应该怎么样”的观念都是社会教化的结果。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而是在社会中被建构的。在性别问题上亦是如此。我们所有关于性别的讨论,都不仅限于生理意义上的性别,更多的是指社会性别。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纽曼在其著作《欢迎光临社会学》一书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们的性别观念是如何建构起来的,也即性别这一生理差异如何被社会化的。这一过程揭示了我们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也回答了为什么很多人不能接受男性变得女性化。
生理性别(sex)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生物属性是雄性还是雌性。社会性别(gender)则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心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男性和女性。这一区别很重要,因为它提醒我们,男女行为或经验上的男性-女性之别,并非两性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差异所致。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社会性别化过程就开始了。医生、护士或助产士通过权威性地宣布这是一个男孩或女孩,从而开启了婴儿作为男人和女人的生涯。在大多数美国医院,男婴会裹着一个蓝色的毛毯,而女婴则是粉色毛毯。
从这一刻起,男性和女性就开始走上各自不同的成长轨道。此后个体从家庭、书籍、电视和学校得到的信息,不仅会教育和强化性别类型预期,还会影响他们自我概念的形成。
如果你去询问那些很快就要当父母的人,他们是更喜欢儿子还是女儿,或者换种问法,他们是否打算根据他们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而对其予以不同的对待。大多数父母可能都会说“不会”。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父母在这上面的言行并不一致。
对怀孕妇女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她们知道胎儿的性别后,她们描述她们的儿子和女儿的腹中运动方式完全不同。儿子的动作会用“充满活力”、“很有劲”这样的词语来描述,女儿的动作则会用“精力不太充沛”、“不活跃”来描述。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请30个第一次当父母的人,描述一下他们出生还不到一天的婴儿。他们经常会求助于那些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那些有女儿的父母描述她们为“小不点”、“柔软”、“漂亮”、“优雅”。那些有儿子的父母则描述他们为“强壮”、“机敏”、“坚强”、“协调”。而事实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婴儿时期并没有这么大的差别。
二十年后进行的一次与此相仿的研究发现,美国父母仍在用性别刻板印象的方式去观察他们的婴儿,虽然比起1970年代人数有所减少。父母倾向于与男婴而非女婴玩粗野的身体游戏,在与孩子讲话时的语调也会有细微差别,并会用不同的昵称去喊他们,如“甜心”和“老虎”。
新一代为人父母者对他们的孩子是否有正确的性别认同非常敏感。甚至就连那些认为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不相关的父母,也会花上大量时间,确保他们的孩子能有一个文化上适宜的性别外观。
那些有女婴的父母,在他们的婴儿还没有长头发时,有时会给他们的女儿头上系上粉红色的饰品,以免他们误认。在很多拉美国家,家庭会给女婴扎耳洞穿耳环,给人提供一个不会误认孩子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标志。
男孩和女孩都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将性别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原则接受下来。在18-24个月的年龄中的某个时间点,大多数孩子都会发展出给人贴上性别群体标签的能力,在他们的言语中提到性别,认定自己是男孩或女孩。
对小孩子来说,是男孩或女孩只不过是另一种特征,就像有一头棕法或十个手指。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没有概念:社会性别是一个每个人都会对应入座的类别。
但到了5岁左右,大多数孩子都会发展出相当多的性别刻板印象,例如“男孩喜欢卡车”、“女孩穿裙子”。因而他们会用其来引导他们自己的认识和行动。他们也会使用这些刻板印象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例如。一个男孩可能会去避免去接近一个新搬来的邻家女孩,因为他认为她可能只会对那些“女孩”的东西感兴趣。依据这一假设而采取行动,会强化男女不同这一原始信念。
事实上,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性别通常会被视为一种固定的和持久不变的特质。他们对性别差异的看法会在5-7岁之间达到“刚性峰值”(peak rigidity)。然而,再过几年,他们对待性别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尽管这种灵活性并不总是会反映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通常都会鼓励他们去做更加符合性别形象的活动。历年来的一项研究一致表明,孩子们在做家务活上明显男女不同。例如,男孩子更可能去修剪草坪、铲雪、倒垃圾和做园艺工作,而女孩子则更喜欢打扫房间、洗碗、做饭、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这些差异明显与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社会角色有关。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都是通过日复一日提供给他们的孩子的东西,如衣服、饰品、书籍、视频等,来参与他们孩子的社会性别化。衣服不仅提供了可见的性别标记,也传达了按照传统性别界限应该如何去对待那个人的信息。
女孩子穿着镶褶边的衣服,也就无法去玩那种粗野的混战游戏。同样,穿着高跟鞋和紧身迷你裙,也很难走快或走得很稳。男孩和男人们穿的衣服很少会以这种方式去限制身体运动。家长给孩子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是一种特别有影响力的性别信息来源。
父母的性别期待对孩子也有很大影响。这里是一位父亲对此的描述:“我一直想要一个儿子。我想教他打篮球、棒球,等等。”相比之下,对女儿的期待则有非常不同:“我想要一个女儿,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给她买布娃娃……女孩子就是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的人,比男孩子能做的多得多。”
性别指示对美国男孩子来说尤为严厉和具有约束力。事实上,男孩子要是作出性别不符的行为,为此付出的社会成本往往会重得不成比例。
一项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子们的游戏模式会变得较少带有刻板印象;不过,男孩子们则必须保持强烈的男子气概。就像一位作家所说,“女孩可以仍然(still)是女孩,但是,男孩(must)必须是男孩。”
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娘娘腔”(sissy)和“假小子”(tomboy)这两个词语的不同含义。一个被称为“假小子”的女孩,可能会跟人打架,骂人脏话,参加体育比赛和爬树,但她的整个性别身份认同,并不会受到这个标签的质疑。一般来说,女孩子是可以得到许可去做“男孩子们做的事情”。
事实上,“假小子特质”如果被认为是负面的,通常会被视为一个过渡期,即一个女孩子最终会长大摆脱出来的阶段。一项研究发现,女孩子中间的“假小子”行为,通常始于5-6岁,平均而言,到12岁左右就会消失。
但对男孩子来说,玩“女孩游戏”而不受嘲笑的机会极为罕见,因此这样做的风险极高。“娘娘腔”并不仅仅是指一个喜欢女性事物的男孩子这么简单。人们会怀疑他比较软弱、没有男子气概。他的“娘娘腔特质”,很可能会被视为他的性本质的映射,是他将会成为同性恋的一个标志。
电影《假小子》剧照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家长在抚养孩子时,都会固守传统的性别期待。
少数(但其人数正在逐渐增多)家长已经开始提倡,在抚养孩子上采用“可变性别”(gender-fluid)的方法。例如,允许他们的儿子穿裙子和高跟鞋,如果他们想要这样做的话。他们指称他们的孩子为“粉红男孩”(pink boys),即那些对传统的女性表现有强烈兴趣但仍认为自己是男孩的男性。
他们想让他们的孩子拥有传统上的少男时代和传统上的少女时代之间的“中空”地带。尽管他们充分意识到,当这些孩子在公共场合展示他们的外观偏好时将会面临很多困境。
但是他们认为,没有人能够完美地适合性别二分法分类,既然这样,为什么他们就应该通过迫使孩子不舒服地去适应传统的性别群体而去摧毁孩子的个性?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战斗是一场艰苦之战,因为他们需要对抗的,是一个由其他人组成的共同体,那些人的反应则是从困惑到敌对。
电影《丹麦女孩》剧照。
该电影讲述了史上第一位变性人的故事。
- 版权信息 -
编辑:子水 黄泓
本文观点资料来自
《欢迎光临社会学》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胡晶晶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8/0918/622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