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城市上海 中巴合作培育杂交水稻将首次出口第三方市场

中巴合作培育杂交水稻将首次出口第三方市场

原标题:中巴合作培育杂交水稻将首次出口第三方市场

在巴基斯坦东南部信德省的杂交水稻种植田,中国专家与当地种植户分享从灌浆到收获期间的田间管理方法(隆平高科供图)

今年5月,巴基斯坦杂交水稻将首次出口第三方市场。100吨由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团队指导、在巴基斯坦当地研发的耐高温杂交水稻种子将销往菲律宾。这是巴基斯坦杂交水稻试验启动10余年来首次外销,是中巴两国农业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巴两国农业合作在良性发展中不断深化。

“为巴基斯坦农业带来新机遇”

巴基斯坦财政部发布的2016—2017财年经济调查报告显示,农业贡献了巴基斯坦近1/5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超过4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是巴基斯坦的生命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如何实现增产一直困扰着巴基斯坦农业科技人员。

1999年,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牵线下,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和巴基斯坦嘎德农业研究与服务公司签订了在巴基斯坦共同发展杂交水稻的合作协议。

从2002年两国正式开展杂交水稻技术合作起,通过在中巴两国举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中国为超过100名巴基斯坦专家提供了技术培训,有效增强了他们对中国农业发展经验的理解,也促进了中巴两国专家和人才的交流。

隆平高科国际培训学院副院长黄大辉告诉本报记者,尽管早期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种植条件并不理想,但当地老百姓对中国有天然的好感,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嘎德农业研究与服务公司总裁萨哈扎德·阿里·马立克说:“巴基斯坦生产的杂交水稻首次出口第三方市场,实实在在证明了巴中农业合作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不仅为巴基斯坦农业带来新机遇,也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马立克曾多次前往中国拜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十分钦佩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粮食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今天我们能出口巴基斯坦杂交水稻,这与袁隆平院士的激励和指导分不开。”

据了解,经过在巴基斯坦10多年的埋头深耕,隆平高科的产品目前已有7个品种通过了巴基斯坦农业部门的鉴定,每年销售种子2000多吨,实现粮食增产40万吨,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份额占有率达45%以上。

隆平高科的水稻种植专家蔡军介绍说,此次向菲律宾出口的杂交水稻组合“LP205”在巴基斯坦示范种植期间,其耐盐碱程度、抗倒性以及耐高温方面均表现突出,顺利通过进口国的国家品种审定。

“苛刻”要求带来先进耕种方式

统计数据显示,巴基斯坦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70万公顷,但由于杂交水稻普及率低,全国水稻每公顷平均产量仅为2.5吨。耕种方式落后是拉低产量的原因之一。

在巴基斯坦推广杂交水稻,更重要的是改变当地人的传统耕种观念,让当地人接受更加科学、现代的种植技术。

2015年,蔡军被派往巴基斯坦信德省古拉齐镇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起初,当地百姓对他教授的方法半信半疑。他们告诉蔡军,“产量是靠上天保佑的”。这种靠天吃饭的传统耕种理念,让他们无法理解蔡军的要求为什么要如此“苛刻”。以简单的除杂为例,当地人认为,水稻长在田间就是上天的恩赐,不应该被拔除。

为此,蔡军不得不手把手地向当地人教授人工授粉、肥水管理、除杂等技术。为了便于当地人理解学习,中国专家因地制宜地将巴基斯坦近些年来盛行的机械化种植方法和传统方法结合,一边种植示范,一边摸索创新,慢慢引导种植户改变。

巴基斯坦南部地处热带,水稻种植期间,信德省的平均气温超过30摄氏度。在人工授粉等重要的耕种节点,蔡军和同事们经常连续五六个小时待在田间地头讲解、示范。

从播种、秧田管理、移栽、大田管理到后期的花期预测、人工授粉、收割,中国专家用一整套先进的耕种理念,“颠覆式”地改变了当地农民对水稻种植的认知。当地种植户3000多亩水稻的亩产量,从毛重500公斤增加到900公斤。实实在在的成绩令当地农民心服口服。

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因为看到了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的巨大魅力,很多国家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从中国筛选适合种子进口的方式,而是逐渐要求本土化育种生产。隆平高科的巴基斯坦杂交水稻联合研发中心项目被列入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行动方案中。2017年,隆平高科在巴基斯坦注册成立研发公司,正式启动本地化选育与生产工作。

十几年间,中国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从“落地”到“扎根”,中国的农业高新技术“走出去”,为巴基斯坦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也为巴基斯坦粮食安全带来更好保障。黄大辉说,隆平高科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本土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看到巴基斯坦杂交水稻即将出口,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在朝着袁隆平院士‘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梦想一步步贴近。”

巴基斯坦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的首次外销,成为中巴两国农业合作的又一个里程碑。更多带有中国烙印的杂交水稻种子将在巴基斯坦生产,也将从这里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8/0418/575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