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伏羲 天水玉泉观通仙桥上的“陆海虚舟”匾额
天水玉泉观通仙桥上的“陆海虚舟”匾额
通仙桥上的“陆海虚舟”匾额
□记者 洪波 郭琦
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天靖山脚下的天水玉泉观,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
玉泉观创建于元朝,是天水地区著名的道教胜地,其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建。这些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的古建筑群中,紧临山门的通仙桥可谓是历代名家匾额的聚集地。
在通仙桥所悬诸多名家匾额中,一块落款为郭沫若的“陆海虚舟”匾额,一直以来颇受众人注目。多年来,玉泉观所接待过的游客中,不少人在看到这块匾额时都会提出:郭沫若曾经来过这里?这块匾额究竟有何来历?该匾题字“陆海虚舟”有何寓意?等诸如此类的疑问。
对此,记者经过一番探访之后终于了解到,早在清末年间,通仙桥上就悬有一块“陆海虚舟”匾额,其原为孟乔芳所书,只可惜该匾现已散佚。而郭沫若所书“陆海虚舟”匾额,实则只是一块集字匾。有关这块匾额,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孟乔芳,字心亭,清直隶永平(今河北卢龙)人。原为明朝副将,后随清诸王入关作战,屡立战功。顺治七年(1650年)论功加兵部尚书进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后累加太子太保等职。顺治十一年(1654年)加少保,12月病卒,谥忠毅。孟乔芳曾长期任陕西三边总督并兼管四川兵马钱粮事。顺治五年帅师出驻秦州,遣赵光瑞率军平甘南等地之乱。《清史稿》有传。
作为一名清朝重要的将领,从孟乔芳生平传略中可以看出,其曾于顺治五年率军队驻扎在秦州。期间他来到玉泉观,看到这里的人文美景,有感而发,提笔写下了“陆海虚舟”几个字,并将其制作成匾额悬于观内通仙桥上。
已在玉泉观工作30余年,负责编著《玉泉观志》的赵昌荣告诉记者,对于孟乔芳当初因何会以“陆海虚舟”几个字为玉泉观题写匾额,在查阅大量资料后他觉得这其中有两层含意:
其一,指通仙桥形似船舟。这也是一种较为直观的解释,是说建于陆地之上的通仙桥,从远处观看时,就像是一只行于陆海之上的船舟。
其二,“陆海”指秦地,意为富饶之地。因为《汉书·地理志》里有这样的记载:“(秦地)有鄠(今作户县)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意思是说,秦管辖的这片土地,因有诸如檀木、柘木等名贵的木材而非常富裕。
“至于‘虚舟’二字似乎与‘陆海’没有多大关联,但用在这里却非常好。”赵昌荣说,“虚舟”是道家语,玉泉观内所存烟霞无为大师梁志通的诗碑里就有诗曰:
大道蘧庐乐自游,
风光仿佛象瀛洲。
庵前草木长春景,
物外云山不夜秋。
鬼辟馗罡三尺剑,
神藏天地一虚舟。
从来抛却红尘事,
堪破浮生只点头。
诗中“神藏天地一虚舟”一句中的“虚舟”二字,其意指无处不存在的“道”。如此,“陆海虚舟”就可以解释为:来到了玉泉观这个地方,在这富饶美丽的秦地,登上“道”的舟,到达更高的境界。
赵昌荣认为,孟乔芳所题“陆海虚舟”匾额蕴含着很深的哲理。这块匾既写出了秦地的富饶美丽,又写到了玉泉观的建筑特点,以及道家精神所在,其含义可谓非常深刻。
之前记者也曾看到过有关孟乔芳的一个轶闻趣事,说孟乔芳常在听幕僚读书时,坦腹而卧,鼾睡如雷。如果幕僚偶然读错一个字,他便会立刻惊醒,道:“错了,错了。”由此想到,当初孟乔芳为玉泉观题写出“陆海虚舟”这样一块极具文化内涵的匾额,足以见其水平。
赵昌荣说,近年来,玉泉观已陆续在通仙桥上恢复了不少已散佚的旧匾额。在制作“陆海虚舟”这块匾额过程中,由于孟乔芳所题“陆海虚舟”匾额早已散佚,仅留有文字记载而没有图片,所以对于选用何人书法来制作此匾,大家也是考虑了很久的。鉴于玉泉观的匾额中大多用的都是颜、柳、欧、赵四大书法家的字,而此匾之所以最后会选用郭沫若的字,也是综合多方面考虑后,觉得不论从所担任的职务,以及学识上来讲,用郭沫若书法集字制作此匾,定不会逊于孟乔芳所书“陆海虚舟”匾额,于是才有了这块落款为郭沫若的“陆海虚舟”匾额。
责任编辑:赵安生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8/0228/558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