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伏羲 天水市博物馆馆长李宁民:伏羲氏族文化的内涵
天水市博物馆馆长李宁民:伏羲氏族文化的内涵
伏羲氏族文化的内涵
李宁民 (天水市博物馆)
伏羲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伏羲氏族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断积累和发展中,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
伏羲氏族时期,大体经历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到晚前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关系性质是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并延伸了很长的一段时期。其社会生产是在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首领统帅下的氏族成员集体劳动生产形式。出现了初步的社会生产分工,创造发明了许多物质的、精神的成果。
伏羲氏族之所以形成了自己的氏族文化,创造了许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其文化的核心是学习、创新、创造。
伏羲氏及其氏族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即人的生存需求为社会第一需求,主动学习先人和其他氏族所创造的一切先进东西,根据他们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进行改造、改进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主要采取了兼容并蓄、自我创新发展的手段,而非战争掠夺的手段。也就是说,从中华文明产生时就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宽容、包容的优秀品德。
一、物质文明成就
结网罟,兴渔猎。据史书记载,伏羲氏是渔猎工具的发明者。网罟的发明,使撒网捕鱼成为可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靠采集自然果实和集体围猎而不敷食用的状况。
豢育牺牲,发展牧业。伏羲氏教先民对猎获之死兽因不易储存而首先食用,对活兽进行豢养驯化,使之成为家畜,逐步开始了圈养牲畜。这是原始畜牧业的一大革命,也是对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大贡献。这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原始畜牧业的开始。
作历度,兴农业。伏羲氏族通过长期劳动实践,逐步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规律有了认识。特别是他们在进行农牧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现,日出月落,月出日落的循环变化,气候的变化,温度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这些变化着的物象对他们开展农牧业生产产生着重要影响。对于大自然这些不断变化着的现象,早期他们是被动地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断地进行观察思考,逐渐地掌握了这些变化的规律,逐步总结出了简单的历法。
钻木取火,养蚕化布,建造屋庐,进化生活。人类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后,随着生产生活的实践,逐渐对火有了新的认识;人类早期夏衣用树叶遮体或裸体,冬衣用皮革御寒。伴随原始锄耕农业的兴起,促进了纺织业的较快发展,麻布的出现,可以遮体御寒,既轻柔,又保暖,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一大步;从居住条件看,旧石器时期,原始先民为躲避猛兽吞噬和风寒暑热雨淋等大自然灾害的侵袭,一般都群居山林树上或背风、向阳、临水的天然洞穴之中。随着原始锄耕农业的形成,人们开始趋于半定居或定居生活。在聚落址内大量营建房舍或“因丘林掘穴而处”。屋舍建造的大发展与先民生活居室质量的逐步提高,使原始先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精神文明成就
创立龙文化,奠创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伏羲带领他的部族在东徙的过程中,通过兼并、吸纳,融合了其他氏族、部落,学习其他部族先进的东西,也同时取代了其他部族图腾崇拜,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精神信仰与图腾崇拜物“龙”。
伏羲氏族图腾演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崇拜物“龙”图腾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追求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谱写早期文明史的过程。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本质之所在。
创立八卦学说,肇启华夏文明之源。伏羲创画的先天八卦,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制瑟作乐,开中国音乐艺术之先河。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琴、瑟、箫、埙等乐器都认为是太昊伏羲氏发明的,笙簧是其妹女娲发明的。“网罟歌”“立基歌”“扶来歌”“立本歌”“驾辩曲”等也都是太昊伏羲氏创作的最早的乐曲。
造书契,开中国文字之先河。文字发明之前,曾有一段“结绳而用”时代。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在过去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符号、图画记事。虽然这些符号、图画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文字,但其已有书契之功用,与象形文字有着承启关系,对以后表意文字的形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始制嫁娶,促进了人类自身进化的进程。伏羲氏之前的婚姻是母系氏族社会“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族内血缘杂婚生活。伏羲氏倡导“不媒不聘”的聘婚制,将人类婚姻制由族内血缘杂婚制改变到族外媒聘婚姻制,以至最后进化到一夫一妻的家庭制度,是人类婚姻生活史上的一大进步,为人类自身的繁衍进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伏羲氏族文化的内涵》原文发表于《甘肃日报》2013年3月12日。
责任编辑:赵安生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8/0228/558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