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娱评 主旋律电影不妨拍得写意一些
主旋律电影不妨拍得写意一些
进入7月,一批主旋律题材的影视作品将陆续推出,当中,有多少是佳作,又有多少是雷作,还需经过观众和市场的检验。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主旋律作品要实现叫好又叫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周末,笔者应邀提前观看了电影《为了这片土地》。该片根据最美“村官”王桂兰的事迹改编,从故事与人物来看,是典型的主旋律电影,但从拍摄手法和艺术风格来看,又透出一些非典型的意义。之所以用“非典型”来形容这部电影,是因为执掌导筒的第六代导演宁敬武在片中大量运用写意式的镜头,使该片较之其他主旋律电影多了几分别样的气质。
特别是王桂兰母亲去世的一场戏:老人手中的剪纸“活”了起来,阳光洒进屋内,剪纸们雀跃地跳动着,而老人则带着笑意安详离去。宁敬武用动画的方式来处理这一情节,镜头语言带出了一股充满生命感的浓浓的暖意。
类似的手法在《为了这片土地》中多次出现,它们看似对故事本身没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却为整部电影创造了强大的情感力量,帮助观众走进故事、走近人物。
我们常说,主旋律题材要带给人正能量,要做一股向上的牵引力,但正能量和牵引力如何体现,如何使人信服,却是一道难题。
有的创作者以为,只要有好故事、好人物,就能打动观众,然而现实却是,很多好故事、好人物,搬上银幕之后却大打折扣,不仅不能触动观众,甚至变成观众眼中的“笑话”。问题就在于,创作者将注意力过分投注在故事和人物本身,却忽略了依靠镜头语言来实现作品情感追求的重要性。
去年冬天,宁敬武在《为了这片土地》拍摄现场接受访问时说:“王桂兰是村官,但同时,她也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我选择把一个女人和一个母亲的人生与情感作为视角,因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她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希望刻画出她身上的人情味儿。 ”
这份人情味儿要如何传递出来,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展现王桂兰的事迹,恐怕又会落入概念化、模式化的怪圈。宁敬武的方法是植入先进的电影观念,大量运用写意式手法来塑造人物,于是,我们看到片中不断出现剪纸、红海滩、芦花等意象,它们都成为烘托主人公王桂兰性格的有效工具,同时,也为电影整体艺术性的提升发挥了作用。
总而言之,主旋律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善于运用艺术手法来说故事、写人物,追求强烈的现实感的同时,也不妨加一些写意的“作料”进去。
记者 王研
文章来源: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刘姗(实习)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0702/54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