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学诗词歌赋 【原创随笔】冬夜里流失的一弯上弦月

【原创随笔】冬夜里流失的一弯上弦月

 

 

2014年12月25日,在冬至过后的这个夜晚,一个人出了家门,沿着藉河北岸靠近西边的湖堤,在夜色遮散下的霓虹灯影里散步,感受冬天里特有的凛凛寒意,当是一种别样的情怀!

总是喜欢在夜幕的笼罩下,步出楼道,到附近的天水湖畔随意的走走。这应该是最近几年来形成的一种休闲方式!一路沿着伏羲城西侧的花鸟市走来,向着不远处的藉河一侧南行。

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的空气里,体味和捕捉到的,当是一种繁华与喧嚣过后的安静与惬适。

一个人的身影,匆匆又匆匆,那是一种散步的姿态。

一路走过,映入眼帘的,是近前的路边铺面的灯光,还有就是远处时隐时现的路边街灯!只有夜色下空旷的场面与你相随。沿着街道两边路旁楼下的一排店铺门前走过,很少有行人的影子,只有位于当街活动架下临时杂乱的摊位,静静地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领地!

一切都归于平静,耳畔里没有了市场里白天特有的喧嚣与吆喝声,以及人来人往与拥拥挤挤的热闹与繁忙。就连平时里往来穿梭的车流,在这个时刻里,已然没有了来来往往踪迹,整个市场显得有些寂然而空旷。

对于白天里忙碌于噪杂扰攘气氛里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难得的遇合。置身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心思淡然如水,一如风平浪静的闲闲水域,或许只有优游其处的鱼儿,才能捕捉和体味出其间蕴涵的这种舒放与闲适之趣!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地处西关一带的双桥,就是一个因为历史渊源而让人们念念不忘的地方。对于生活在藉河之畔的现代人而言,朝夕相处的这一方水土,不仅仅是这个古城的一席之隅,它彰显和折射的,应该是一段曾经存在的历史,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符号!

伏羲城一地带,是这个古老城市的人文荟萃之地。行走在地处秦州西关的地面上,每一处大街,每一条小巷,连同一株株散布在人家院落或街头路旁的老柳古槐,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如果说这些人文自然景观所代表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这个地方曾经有过的繁华与遗存,那么,对于双桥这样一个存留在人们口承和方志图文里的字眼,应当是一种逝去历史的记忆!如果说在“五城连珠”的时代背景里,我们洞穿的是一段明清时代的历史画面,追寻着过往的历史足迹,当时的双桥,应该是一种贯通南北并列而陈的排排格局,那就是现在的伏羲城东大门附近,应该是曾经建有沟通东西的古桥的地方,再往南,就是通往藉河南岸的河畔,也有过跨越南北两岸的桥梁存遗。或者,就是位于现在坚家河与伏羲城西侧一代应该有过桥梁,以上推测,理由都基于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就是,凡是需要建桥铺渡的地方,都是位于曾经的水路经行之地!

再让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沿着现实的路径,窥察关于双桥的内涵!之所以生发以上的心思,也是一种机缘与巧合。一年多来,由于单位的办公楼灾后危楼拆后重建的原因,经常往来于母亲河藉河的南北两岸,从居住的河北岸一带,经过最近几年新建的藉河西大桥,绕天水郡,再向东去到北边与天水师院毗连的四中,由于藉河双桥大桥工程启动,往往要环绕西半城,来回往返到居所。

在2014年11月16日,新修成的从坚家河花鸟市南侧贯通藉河南岸师院路口的步行桥修成以前,曾经有过沿着河堤护坡渠道沿河谷临时修建的便道过河的经历,知道上月中旬新便桥竣工开通,一直都是走西大桥一途。而正在利用枯水期加紧建修的双桥大桥工程,就位于现双桥一带的南端抵达藉河北岸,跨藉河向南沟通南岸第一师范和居民楼一带,也因此给人的影响,就是现在双桥的分布格局。

沧海桑田,时代的足迹,早已湮没了曾经有过的一段历史,古老的秦州城,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几年前的天水湖工程,到这几年的沿河桥梁工程,一座座跨越藉河南北而崭然耸起的桥梁,呈献给世人的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图景。除旧布新,往往带来历史陈迹的消解和流逝,有感于此,在感受到新建道桥带给人出行方便的同时,引发出头脑里的一点关于历史变迁的沉思与关注之情。

从家里出来,沿着藉河河堤,自西而东散步,再经由双桥原便桥一带修筑大桥的工地附近,北向而行,绕伏羲城穿街而返。行行走走间,偶然抬头之际,看到西边不远处的一弯新月张挂在楼顶一侧的天空里,两头尖角弯弯上翘,形如漂移在天际里的一叶小舟,在夜色的笼罩下,映焕着一袭淡淡微红,在深冬三九天天寒冷空气里,带给人一如熔融炉火般的暖意,弥漫了心境!

在这样的心境下,突然有了一种拿相机抓拍月影的念头。待回到家里,鼓捣完先前存留在相机卡内的图片,等到一切就绪,拿着相机下得楼来,时间已过去了大约有半个小时的光景。当自己再次抬头寻找先前还游移在西边天空里的月影时,它早已从眼前的天宇里流走,不见了一丝踪迹!

李三祥,男,1968年10月出生,中学教师,中级职称,文史专业毕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天水杜甫研究会会员、天水诗词学会会员、天水市作协会员、秦州作协副秘书长、天水南山诗社秘书长、天水民间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秦州文艺》编辑。2009年7月起开始涉笔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已在《兰州日报》、《天水日报》、《天水晚报》、《情诗大观》、《远方》、《南山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古韵诗词、随笔和天水民俗方言等文字20多万字。出版过多部书集,其中《天水晚报》文化秦州栏目已发表方言天水系列文章51篇,2010年在第26届中国地市都市报新闻奖评选中获三等奖一次。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0318/5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