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七彩秦州乡镇动态 娘娘坝镇张山村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娘娘坝镇张山村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重培训,强引领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 娘娘坝镇张山村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张山村位于娘娘坝镇西南部,全村共有129户724人,其中贫困户4户13人。张山村河谷川区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海拔在1649.8-1674.1米之间,是自然条件下生产高原夏菜的理想之地。今年工作开展以来,该基地按照“建基地、兴产业、强引领,重培训、促增收”的发展思路,以“基地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销售市场化”为目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张山村设施蔬菜基地蔬菜种植技能培训
一是强基础,不断加强基地标准化建设。该基地以人才项目为依托,打造标准化培训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人才项目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有力地放大了人才项目的资金效应。目前,已完成流转土地300亩,已付流转费用7.2万元,土地平整150亩,建成育苗日光温室2座(60m*8m),已培育辣椒、黄瓜、茄、西红柿等各种蔬菜苗20万株,建成蔬菜大棚100座,架设电路1.4公里,建设项目部一处250平方米,购买大棚钢构180座,塑料棚膜11.83吨,新打机井3眼。该规划区远离工业“三废”,土壤无污染,水质优良,可以生产出大量优质无公害蔬菜,设施蔬菜的种植可以解决夏季新鲜蔬菜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在蔬菜生产环节中采用统一的栽培技术规程,严格的生产管理方式,进行无公害生产,施用的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生态肥料,防治病虫害统一应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可以有效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改良土壤有机质,改善生态环境,创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典范。
二是重培训,不断壮大实用人才队伍。基地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促进产业化发展。通过内请外聘,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为保证技术工作服务到位,确保项目区按技术规程种植和管理,聘请秦州区经作站技术员和蔬菜种植专家,常年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服务,抓好技术方案制定、科技培训、田间指导、项目资料整理等工作,使各项配套技术落到实处。采取“基地+支部+农户”方式,由天水市秦州区万力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参加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2期100人次,镇级培训班3期200人次,组织镇人大代表、各村支部书记学习调研2次。目前,该基地周边村庄新成长起来的种植能手20多人、乡土拔尖人才5多人。通过重点培育,选树典型,辐射带动,使各个产业链上都有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拔尖人才和产业致富带头人,人才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是重服务,不断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以“培养技术骨干,发展蔬菜产业,带动全村致富奔小康”为发展目标,走“合作社+基地+支部+农户+蔬菜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由村支部负责土地流转和联系产品销售,由天水市秦州区万力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蔬菜大棚等设施,提供技术指导,大棚建成后,将蔬菜大棚承包给农户经营,支部党员带头承包,示范带动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有效提高种植户经济收入。项目建成后,可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集科技示范、技术创新、辐射带动、技术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规模化设施蔬菜示范区。农户通过承包蔬菜大棚,发展蔬菜种植提高经济收入,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辐射带动周边村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基地建设不仅带动本村150名和周边村100余名不能外出务工的剩余劳动力在蔬菜种植基地务工,还为当地群众蔬菜种植开展技术指导,带动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区农户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较传统种植地膜蔬菜亩增收85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责任编辑:紫萱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7/0504/478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