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国学传统百家 闫鹏飞:天水神农文化漫谈

闫鹏飞:天水神农文化漫谈


闫鹏飞在天水第四届神农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今年是伏羲历第53484年、伏義历书第9792年,今天是公历2017年清明之后,天水市第四届神农文化研讨会在麦积区永庆村神农文化研究中心召开,这是神农文化研究中的一件大事。神农山位于街亭境内,是天水历史名山之一,也是天水境内有关神农传说故事最多,并以神农命名的高山。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上古时期便产生了“三皇”即太昊伏羲、炎帝神农和轩辕皇帝,天水为“羲皇故里”、“轩辕故里”,但是,炎帝神农究竟在天水有什么传说与故事,除以其命名的神农山外,知之甚少。自从2005年6月11日,中外专家天水神农山与神农文化研讨会召开,2015年5月15日,天水神农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后,有关领导专家和当地群众作出了大量的研究开发、考察和维修工作。
      历史特别是远古史,有时很遥远、有时与我们很接近。最近,天水市博物馆展出的“丝绸之路——新疆文物精品展”有两件唐代伏羲女娲交尾画,说明了产生于天水的伏羲文化向西传播的影响。其中,早在距今1800年前的东汉画像砖上,已经出现了这二圣上部相拥、下部交尾的图案,国外一家杂志的封面在选用这幅图时,特别提到其螺旋结构与现代科学研究的人类DNA双螺旋结构十分相似。同时,新疆尼雅古墓还出土过东汉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锦绣,有人认为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提示了新中国的诞生,也有人认为天文现象“金木水火土”五星,将于2040年在东方相聚,说明到这个时候中国将会强大。从这两件古代文物虽然遥远,但无不与现代科学和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有关,所以,远古史并不遥远,我们研究炎帝神农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天水有神农文化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要加强研究和宣传。

 

 



炎帝神农时代的大约时间


   关于这三种纪年历法,今年是伏羲历第53484年,伏羲历也称“上元历”、“太初历”,或者“甲历”,是一种纯阳历,是干支历的原型。伏羲历纪年与西历纪年关系是加上51477,所以今年伏羲历53484年。这是华夏民族的初始纪元法,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治世时,起初纪元为一次特异的天文现象为起点。南北朝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等对些都有专业研究。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有:“太昊(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子孙五十九,传世五万余岁”。南宋谢守灏撰《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也说:“伏羲木德……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当代学者阎朝科通过考古与文物研究,也证明了这一时间点的可考性。近年来,天水大地湾考古发现人类活动史有6万年左右,与伏羲历纪年法十分吻合。
   伏義历书纪年今年为公元9792年,这是按照義爷诞生纪历之法,宋优胜先生在《伏羲历书》中有详解。这个纪年法与中华文明上下5千年(1万年)相一致。
   炎帝神农是伏羲之后,我们在理解远古文明时,一般以一个时代为阶段划分。伏羲时代可能有多位“伏羲”,而诞生在天水的伏羲为“天下皇帝头一辈”,综合各种史料,我认为伏義时代大约在距今1万至8千年之间,炎帝神农时代大约在距今8千年至5千年之间。按照《山海经》说法,神农皇帝有8代之多,但史料有天水至近邻的宝鸡市,沿着黄河主流的渭河流域诞生的是第一辈炎帝神农,所以,天水神农山肯定是首位炎帝神农,随后,他或着后辈沿着渭河东进。

天水神农山是炎帝祭天之地


   王钰先生编著的《神农山与神农文化》一书,对天水神农山文化作出最早的研究。天水神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柏传祥先生等进行实质性建设工作,为天水神农文化研究开展新局面。我作为一位神农文化的爱好者,参与近十年来的多次神农文化交流和考察和研究,现就神农山在神农文化中的定位,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天水街亭神龙山过去的研究多注重神农在该山的活动,特别是采药、耕作等农耕文明的创立,但是全国此类研究基金,包括黄山都有神农采药的传说。如果我们再以此思路,势必没有地域优势,而且,可能陷入与全国各地炎帝文化故地争夺“采药地或耕作地”之争,显然,要证明距今5000年以上,一个人的生活地或发明地十分困难。因此,我们当前研究的思路,应当在天水神农山的在神农文化中的特色,也就是天水神农山的定位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天水神农文化的主题,十分重要。我们要定位天水神龙山是炎帝祭天地、神龙祭祖地、还是神农诞生地?我主张用第一。建议暂时对神农山是炎帝采药地、耕作地等,因为全国雷同地甚多,不再过多研究或争论。远古时间,人们多在当最高的山峰上祭天地,这一习俗在天水至陇南地域的高山至今都有流传的庙宇,特别考古发现秦人先祖在天水附近的礼县庙山等地有大量的文物。这说明远古至今,天水祭天、祭神多在高山之巅。所以,我认为把天水神农山定位为炎帝祭天之地,进行文化研究和整体开发更合适些。当然,神农山顶更应该复建炎帝神农庙、祭祀广场等相关的文化设施。如果能够考古发现古代祭祀文物或建筑遗址,恢复建设会更加完美。

 


伏羲、炎帝、轩辕与天水


    天水神农山的文化定位以后,大力宣传神农文化和天水神农山是当务之急。
    天水是世界华人祭祖之地,中华民族“三皇”中伏羲、黄帝都诞生在天水,原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羲皇故里”,原国家领导人华国锋题写的“轩辕故里”,都肯定了天水为伏羲、轩辕黄帝的诞生之地。


(一)大禹在天水祭祀伏羲


    许多人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可能不一定知道“皇帝或着说国家元首在天水祭祀伏羲的是大禹”。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大约生活在距今4千年左右。禹为黄帝玄孙、颛顼之后。
     相传,大禹治理黄河来到现在的天水市麦积区三阳川一带时,看到这里积水成湖,他便领导人们开挖南部的一座高山,放开聚积在山阳川的湖水后,让这一大片盆地中形成的湖泊成为可以耕作的良田。此后,天水人便把这座山起名——导流山,以纪念这次分流成功。这一山名沿用至今,目前导流山还有大禹庙。
    大禹当年来到天水后,还在现在的天水市甘谷县大规模祭祀了伏羲,历史上曾经留有“禹奠朱圉”的摩崖壁刻。因为伏羲诞生在甘谷县的朱圉山一带。
    朱圉山为秦岭支脉,层峦叠嶂,连峰耸峙,连绵于甘谷县西南。朱圉山主峰为石鼓,其山脉北过艾家川,又拔地亘为十八盘,至古坡头分为东、西、中三梁,蜿蜒北衍,绵亘渭南。西梁北端为天马山,中岭尽处为旗鼓山,东岭北处为天门山。其主要山头有石鼓山、碧云山、飞来山、龙台山、乌龙山、灵凤山、见龙山、无畏山、崎峪山、华盖寺山、天门山、旗鼓山、大像山、天马山、显龙山、雪岩山、石门山、凤台山、石臼山、挂剑山、六棱山、兴国山、鼍山等。
    甘谷县城西上有朱圉山岩上有古人“禹奠朱圉”摩崖石刻,可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定天公路”从此穿过,石刻毁去。相传,这是记录大禹治水,经过天水伏羲诞生地时,祭奠伏羲之地。这也是最早在天水祭祀伏羲的皇帝,距今4000年左右。


(二)轩辕黄帝在天水


    天水轩辕文化,目前研究和开发深度最广的是清水县,除了传说中的黄帝诞生地——三皇谷建设外,在县城建设的轩辕皇帝塑像及广场,为天水及至西部之最。但黄帝的传说在秦州区、麦积区民间有许多故事。特别是秦州区齐寿山最为著名。
寿山因其山岭如冢,故有寿丘之称。又名番冢山、兑山、崦嵫山、云台。《尚书 禹贡》有:“山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屈原所吟“望崦嵫而勿迫,举长矢射天狼”。在《纬书》、《山海经》、《水经注》等史志中,对齐寿山都有明确记载。有人说是轩辕黄帝诞生地、有人说是生活地或修道之地。
麦积区的神农山旁也有轩辕谷,当地黄帝传说也很多。


(三)神农炎帝在天水


    神农诞生在宝鸡渭河一带的传说很多,天水市麦积区与宝鸡接壤,两地同饮渭河水,特别是街亭古镇的神农山,不但从古至今用“神农”命名该山,而且发现有许多与神龙有关的民间故事,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地层、石器和骨类器等。特别是天水神农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做了许多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何研究神农山在神农文化研究中的地位,将更加便于宣传发展。
    神农山位在街亭永庆村北,相传这里为炎帝神农生活之地,并在这里尝百草,辨识“五谷”,发明“耒耒吕”等,当地仍有还有流传至今的神农沟(谷)、神农饮马滩等与神农有关的地名。近年来,神农断崖上还发现了远古文化灰层遗存,夹沙陶片、陶器等,当地村民发现有石斧、石锛、石凿等远古文物,让传说与文物相印证。
    神农文化是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之一,主要体现在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陶瓷文化、天文地理气象、交易市场和社会文明等六个主要方面。至于在天水神农山究竟有什么发明等,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和特别是考古发掘。
    天水神农山文化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如果借助天水公祭伏羲大典和伏羲文化旅游节,向国内外宣传,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另外,神农山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过,可以考虑建设一些宣传神农文化标志性或广告语,让路过的乘客一眼便能看到这座山叫什么山?神农山与炎帝的关系等。
  (即席演讲,不足之处请指正。

演讲视频http://m.youku.com/video/id_XMjY5NzE4MDQ2MA==.html?x=&sharefrom=android&from=timeline)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7/0411/472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