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博览人文 春联的来历和其中的趣事

春联的来历和其中的趣事

作者简介:郑铁峰,1971年生于湖南宁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岳麓诗社社员、长沙市岳麓区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区文联副主席、《岳麓诗韵》主编。

说到楹联,大家并不陌生。它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       一,与书法珠联璧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楹联俗称“对联”、“对子”、“楹贴”,“楹”本是指厅堂前的柱子,因古时对联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一、楹联的来历

撰联有许多讲究。除了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外,还要平仄相对,音韵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此外,张挂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自上而下,不能颠倒。与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楹联的题目,也是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1000多年,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夕,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964),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清代,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占对视为雅事。书家们乐于以此酬应赠答,文人也喜欢将此雅悬斋壁,撰写楹联蔚然成风。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楹联的风俗。

二、 神荼和郁垒

孟昶所书的这副对联是题写在桃符上的。题桃符乃古时风俗,元旦(即今春节)那天用桃木板写上传说中的“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驱鬼避邪。关于兄弟俩的故事有两个版本:

其一,据《山海经》记载,传说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寿。桃下住着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他们为人正直,力大无比,凶猛老虎为他们护林看桃,野牛岭上有个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残害百姓。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郁垒轰走,野大王气得七窍生烟,一个黑夜,野大王带领他的信徒装扮成恶鬼前去报复,被神荼、郁垒用桃条捆起来扔给了老虎,桃木辟邪说法由此而来,同时它也成为辟邪驱鬼的工具。后来人们为了驱凶,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及老虎的像,亦有驱鬼避邪之效果,而流传至今。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民间称他们为门神。

其二,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三、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直至孟昶在桃符上题写了对联后,桃符就由原来驱魔除鬼的字牌,变为作者用来表达某种主题思想的一种特殊文体,这便是“春联”的开端。一般认为,联语始于五代的后蜀。 说法有四: 

首先是 《古今诗话》云:“昶子善书礼,因取本宫册府书云:‘天垂馀庆,地接长春’一联,文学于兹萌芽。”按此说,则联语为“天垂馀庆,地接长春”,作者乃孟昶之子孟喆。黄修复《茅亭客话》所载同此。 

其次有 《洛中记异录》云:“孟蜀于宫城近侧,置一策勋府,时昶之子喆居之。昶以岁末自书桃符云:‘天降馀庆,圣祚长春。’喆拜受,置于寝门之左右。”按此说,则联语为“天降馀庆,圣祚长春”,作者乃孟昶本人。 

《谈苑》云:“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注:宋军)将致讨之前岁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按此说,则联语为“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作者乃辛寅逊。 

《宋史●蜀世家》则云:“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说联语与《谈苑》说同,但作者已非辛寅逊而是孟昶了。《宋史●五行志》和《蜀梼杌》所载同此。

明清以来,一般都采最后一种说法。“末年”,指孟昶“归宋前”一年,即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从这时起,过春节贴联语,渐成一种民间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足以证明这一点。 

这副对联的含义是什么呢? 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这样看来,此联只不过是迎春祈福之辞,没有什么新意。极其有趣的是,尽管人们都认为它是迄今所见记载最早的联语,但它如此出名,并非由于它是首创,更不是因为艺术水平高,而是宋人认为它是谶语,预示了宋将灭蜀。 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后蜀的都城成都的地方长官。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自己的生日即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这种情况与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不过,孟昶写下的这副春联在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却是无可否认的。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7/0206/458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