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传真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大案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大案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
原标题:省高级人民法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践行司法实践
对大案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
榆中县法院家事法庭调解现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人民法院该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省高院在实践中给出了答案。对涉及“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提升服务保障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有力司法保障。
A.从一起原告撤诉案看法院创新发展
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原告微软公司诉被告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侵害Microsoft Server系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系列案件。微软公司在立案后提出保全申请。法院经认真审查后认为,微软公司提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遂裁定证据保全。保全采取按不同服务网点随机抽取营业用计算机,对数量进行清点,聘请计算机专业人员以及被告软件技术人员共同对软件名称及版本、产品标识号(ID)号等进行详细登记,制作U盘,当场进行封存。
由于法院合议庭制定了周密的保全执行方案,使得该案成功进行证据保全,锁定了关键证据,经过办案法官沟通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双赢和解协议,即华龙证券公司向微软公司购买新升级软件,微软公司进一步向华龙证券公司提供软件技术服务支撑,案件最终以原告撤诉终结,双方握手言和。
“本案对我省审理计算机软件及专业性较强知识产权案件中如何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值得其他法院学习和推广。”参与案件审理的法官如是说。据介绍,该案也是甘肃法院系统依法审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提高损害赔偿计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案例之一。
“依法适用诉前禁令,制止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侵权行为,避免损失发生或扩大。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重点打击链条式、产业化的犯罪网络。”就具体做法,省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还加强与工商、文化、出版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协作配合,探索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模式改革。
此外,有针对性地审理好经济结构调整引发的各类民商事案件,鼓励和引导资本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产业转移。依法审理各类投资纠纷案件,促进社会投资主体多元化。依法审理涉及非公经济权属纠纷案件,纠正对非公经济主体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法干预自主经营的行为,依法维护非公经济主体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016年4月19日,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处置“僵尸企业”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制定的背景、定位、主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等方面作了介绍。此后,省高院依法受理、审理公司强制清算、企业破产案件,对通过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等方式不能救治的企业坚决依法破产清算;依法审查申请破产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假破产、真逃债,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B.以“协调、绿色”理念妥善处理涉农、环境资源案件
近年来,省高院为落实甘肃“十三五”规划关于甘肃中部、河西走廊、陇东南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战略,关注和研究相关司法需求,重视典型案件的审理和发布,及时为市场主体提供司法指引,为促进建立甘肃中部经济区率先突破发展、河西走廊经济区组团联盟发展、陇东南经济区整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尤其,妥善审理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土地确权、房地征收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行政纠纷案件,推进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促进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和措施安排,依法审理涉及土地、山林、水面资源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案件,支持土地等自然资源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采访中,省高院审理过一起土地纠纷案的主办法官介绍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惩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犯罪行为。
法官们还在审理涉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案件,涉土地、矿产、林业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案件中,统筹适用刑事、民事、行政责任,加大对环境资源犯罪行为的打击惩处、对环境侵权行为的制裁惩罚和对环境执法的监督支持力度,促进环境资源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的严格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省高院还探索推行限期履行、劳务代偿、第三方治理等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承担方式,建立环境资源保护案件执行回访等制度,推进污染治理、生态恢复等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实。探索实行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及时制止污染违法排放行为。在准确把握司法边界的前提下,推动建立与公安、检察、环境资源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衔接机制,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纠纷。
C.从反家暴法下的家事审判到重视涉港澳台案件
2014年12月25日小芸诉至榆中县法院要求与丈夫阿强离婚,法院判决不准予离婚后双方关系并未改善,2016年1月29日阿强对小芸实施家庭暴力。双方自2014年12月起分居至今,不能及时沟通,加之家庭暴力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小芸于今年第二次起诉离婚,经榆中县法院调解无效,双方无和好的希望,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二人婚生子随小芸生活,阿强每月承担孩子抚养费300元至孩子十八周岁止,于每月月底前付清当月抚养费。阿强享有探视权。
这是该法院适用反家暴法审理的首例家事案例。
据记者了解,自今年2月份,榆中县法院被确定为全省四家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之一后,启动了家事审判改革。1月至11月共受理婚姻家庭类案件593件,结案514件。离婚案件569件,占婚姻家庭类96%。离婚案件中判决处理180件(其中判离60件、判不离120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3案3份,对1件当事人有对抗抵触情绪案件由心理辅导师进行心理疏导。截至11月对外诉前委派全县各乡镇调解委员会、妇联、家事调查员参与调解家事案件69件,调处成功25件,调解成功率为36%。
“在案件审理中,妥善审理道路交通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食品药品等侵权纠纷,制裁侵权行为,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妥善审理涉及教育领域的案件,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开展送法进校园,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省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甘肃省法院系统还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加强与劳动监察部门的衔接,积极参与预防和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治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妥善审理医疗事故、医疗损害赔偿等案件,充分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合法权益,引导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妥善审理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障纠纷案件,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无论从小到家事审判,还是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的相关案件,省高院都是依法对待,认真审判。
“公正高效审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经贸往来、产业投资、能源合作、金融服务、货物运输、劳务合作等涉外案件,加强司法合作,总结类案审判规律,统一裁判标准,推动形成法治化、国际化的投资环境和服务体系。”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主动服务(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立文博会专项合议庭,专门受理、审理、执行涉文博会的相关案件。这是省高院在今年的又一重要工作。
省高院还总结涉港澳台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加强区域司法协助,妥善处理区际法律冲突。积极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依法妥善处理相关案件。
D.村里的“调解员”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永靖县关山乡石台子村村民王立吉与王克全等8户邻居由于积怨较深,王立吉以后面邻居垫高路面,容易导致自家新建房屋受潮、影响房屋安全为由,将房后供8家出行的路挖断,双方势同水火,矛盾频频发生。其间村干部、乡土地所、司法所、派出所做了无数次工作,但均无效果。省高院刑三庭法官高国富到该村担任帮扶工作队队长后得知此事,主动请缨,前往调解。高国富详细了解事情的起因、争执焦点、双方的诉求,通过辩法析理、引经据典,又结合双方都属于一个族姓,没发生矛盾前大家互相走动、互相帮忙等入情入理的开导,经过10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妥善解决了后面8户人家的通行问题。
“村里来了个‘调解员’,有事就找高国富”。石台子村专程派人到法院表示称赞。
像这样驻村干部不单妥善化解涉民生矛盾纠纷,还依法惩治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行为,在甘肃省高院帮扶点较为常见。法官们在具体工作中,尤其重视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司法需求。
据介绍,全省各级法院对遇到的重要事项、重大案件、疑难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法院报告。对重大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还要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司法公开的新途径,进一步加强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充分运用自媒体、新媒体及时发布重大司法信息,促进司法公开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要坚持专业审判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对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案件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扩大司法民主。”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说。对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邀请相关部门、各方面代表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增强审判工作的透明度。还坚持把国情、省情和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任务教育及“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贯彻,纳入干警司法能力教育培训之中,提高法官驾驭庭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化解矛盾和把握大局、服务发展的实际能力。
文/图 记者 董子彪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6/1212/424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