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非遗文化 李光耀生前亲笔著述引进 出版方称体现其战略家思维
李光耀生前亲笔著述引进 出版方称体现其战略家思维
出生于1923年的已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一生密切地参与国际事务。因为对一些国际大事预判准确,他的言论也是不少学者研究的内容。2014年6月,其生前亲笔所著《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并推出简体中文版,最终定名为《李光耀观天下》。3日下午,全程参与该书出版过程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社科室主任、耿协峰编审接受中新网记者独家采访,披露该书出版过程,并从学术角度提出对《李光耀观天下》的看法。他表示,通读全书能发现,李光耀对中国很重视,也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战略家。
引进:出版周期长曾花大价钱竞价
《李光耀观天下》简体中文版在国内的出版要从2013年说起。当听到其英文原版书推出的消息时,耿协峰立即认识到该书的价值,火速会同同事联系出版方海峡时报出版社。经过几轮报价、竞争后,最终花大价钱拿下该书的版权。谈起这个过程,耿协峰直言“幸运”:“靠钱多我们没优势,大概对方也看重我们出版社是学术出版重镇的地位吧。”
由于是原版引进,书目编排倒无须费心,中文译文亦由海峡时报出版社提供。不过,耿协锋说,由于新加坡和中国大陆对一些名词的翻译略有区别,为了保证准确性都得一一校对,这就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
“比如在一帧彩图的图注上,印尼前总统苏哈托的名字翻译过来是苏西托,这种译法与大陆通行的译法不同,类似的小差别均需校正。”耿协峰称,由于涉及版权、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这样的书在出版周期上要远远长于其他人文社科类的作品,“毕竟是‘纵论天下事’,编辑加工过程会更谨慎。”
内容:体现对中国的重视论述问题体现战略家思维
纵观整部《李光耀观天下》,可以发现李光耀对当今世界形势和20年后世界可能展现的面貌均提出了看法,而论及中国的内容被放在了首章,所占篇幅远远超过其他章节——如李光耀对日本、美国等国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论见等等。耿协峰分析,这样的内容编排充分体现了李光耀对中国的重视。
在耿协峰看来,除了对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精彩论述,关于李光耀个人生活的披露也是该书亮点之一,“包括李光耀对生命、死亡的态度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
诚如耿协峰所言,在第十章中,李光耀披露自己曾做了预先医疗指示并签下协议:“如我必须靠插管才能进食,而且不太可能复原或再次自行行走,那医生就得为我拔掉插管,让我能尽速离世。我希望自己人生的终结,会来得迅速且毫无疼痛”。
“面对生死,很少有人不畏惧,但李光耀不是。他是个超级现实主义者,对这些问题看得很清楚。”耿协峰认为,从书中内容体现的种种侧面来看,李光耀是一个战略家而非一个普通的政治家。
行文:文字细腻精彩措辞滴水不漏
正所谓文如其人,每个作品的行文方式与内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作者的风格,《李光耀观天下》也是如此。该书的责编董郑芳说,通俗点讲,李光耀的文笔会让人“看了还想看”。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非常睿智;但笔下的文字也非常细腻。”《李光耀观天下》中穿插了很多李光耀接受《海峡时报》采访的内容,董郑芳注意到,其中有一段是他对人生的态度。在那段采访里,李光耀表示,自己的孙子不会来问"什么是美好人生"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清楚什么才是美好人生。在董郑芳看来,这段文字感性而且精彩,“即便抛开政治家的身份不谈,他也是个有魅力的作者”。
“见解深刻”、“条理清楚”则是耿协峰对李光耀行文逻辑的评语。他同时表示,自己曾就这本书在国内出版的一些问题去征求相关专家学者,他们都表示如果要研究李光耀的言论,这本书“很有内容”。
“总之,无论是正文还是章节穿插的采访,李光耀在措辞上均滴水不漏。”耿协峰笑着表示,“在这个角度来说,从政、治学等领域的人士都可资借鉴。”
记者上官云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姗(实习)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0612/39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