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人物百家 丁晓刚:翰墨淋漓采访路(天之水网)

丁晓刚:翰墨淋漓采访路(天之水网)


 

DSC02239

 

 


丁晓刚:翰墨淋漓采访路

杨晨

曾经有人这样问老记者丁晓刚,你每年不仅要采写大量的新闻稿件,为什么还能画出那么多国画,创作那么多书法作品?那里来的那么多的精力?而丁晓刚先生却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非常幽默的回答了这个问题:要问我为什么总是流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太深。在2016年的记者节上,丁晓刚先生再次获得天水市“十佳编辑”称号。我与丁晓刚先生的交情浓于墨淡于水,是地道的君子之交。这不,他看到我走进了他的办公室,连个象样的招呼都不打,只是低头写他的新闻稿。我只好翻开他最近画的一本册页,慢慢的欣赏起来。

 

 

40580_201603181351471Axha

 

 

 

描绘植物的国画家,大都偏爱梅、兰、菊、竹,他们把这几种植物拟人化,在他们看来这几种植物似乎表现了君子的风貌。丁晓刚先生也是如此,他更喜欢画“四君子”来表达自已的文人情结。

前不久,丁晓刚先生最近送给我一本他画的竹子册页,在其作品中,我久久的寻找着丁晓刚这位文化人思想的深度。 大家都明白, 明末清初的扬州八怪中,郑板桥画的竹子、兰花、岩石是有名的。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如果没有名家指导,过去的文人画,乍一看去,很难抓住它的精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题目是《画竹歌》,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古人是怎样评价一幅竹画的。“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萧郎者,白居易眼中的写竹高手。

 

 

 

47429_2013121705494713quC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古人喜爱的竹子是茎瘦,挺拔,坚韧,刚劲;切忌臃肿,肥腴,羸垂。竹叶则要灵活,多变,像在飘动,要看得出不同的层次;切忌死板和千篇一律。这些,丁晓刚先生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的好,他画的《竹林月意图》,去年在韩国展出,被举办方收藏。韩国作为东方文化之国,与中国文化有着历史的源,它们收藏丁晓刚先生的画,是看到了画中蕰藏的美学信息。当然也是对丁晓刚先生画竹的肯定。

 

 

47429_201411260609391YCqs

 

 

丁晓刚先生画的竹子,有时比较抽象。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欣赏中国画仅仅局限于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这种造型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这幅字画他们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欣赏的方式其实就是线性的思维方式,很片面不深入。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山水比较容易看懂,因为他描绘的都比较真实。竹子做为文人画的物象,经常被文人们用自已的情感点染,所以画家的笔下也就经常出现了带着思想和情调的竹子,丁晓刚先生画的竹子更是如此,你瞧,重墨出枝,快速的写叶,在一枝枝一叶叶的竹韵中把文人的情操表达的异常深刻。

 

47429_201411250502191lrLb

 

 

丁晓刚先生给我说过,有时他的画一般人很难欣赏,因为他的画不具体,我发现,他在创作中需要物象的“神似”,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很是讲究,达到笔墨造型“形似”。在我看来,丁晓刚先生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

 

47429_201502020929521flax

 

当然,一般的人要从丁晓刚先生的国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国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丁晓刚先生的国画,要从感观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

 

 

丁晓刚摄影工作场景之二:深入的足迹

 

 

我认识丁晓刚先生很早了,先生二十年前就是甘谷县作家协会的副主席、摄影家协会的主席,那时他只有二十多岁。先生为人儒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后来的日子,他驻天水市委当新闻记者二十二年,以范长江为楷模,以其特别有的职业精神在新闻工作刚位奉献大半生。他还当过编辑和总编、主编,编辑过的报纸很多。当编辑时,他说他的榜样是邹韬奋,要一字一句为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负责。但丁晓刚老师成为画家,是我一直不知的事,因为他在新闻工作和摄影上的成就,已是人人皆知,他的新闻摄影作品在全国和省上缕缕得奖,证书放了半柜子,早早的就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但他从来不炫耀,用他自已的话说,自已就是吃这碗饭的,那是上级对他工作的认同和肯定。与此相偶,他还有大量的新闻文字作品在全国获奖,并被兰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请为新闻摄影学和新闻采访与写作学的兼职教授。在画作上的成就,他从来是三缄其口,非要提及,低调的他总是谦虚的说自已真的是一个小学生。

 

 

IMG_20160124_011250

 

我其实最喜欢丁晓刚先生画的小鸡,他画小鸡时,那一墨一色之间一群小鸡神态各异,只听得笔落纸上的时候 ,一只只小鸡活灵活现的出现了。丁晓刚先生是我见过的画家中画小鸡最为传神的画家, 一个个没有重复的神态。我不知道如何评价他画的小鸡,我做为一个普通的欣赏者的确有点爱不释手。丁晓刚先生的小鸡为何画的这么好,这与其长期在农村采访有关,采访之后,他经常在农家小院里拿出采访本,对着小鸡写生画速写,这样日积月累,便对小鸡的动态线条掌握的非常的准确。

IMG_20161011_021624

 

 

近年来,丁晓刚先生的水墨动物画广受好评,他的水墨动物画中小鸡、鸭子等尊崇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将水墨的灵韵与心灵的诗情很好地调适成精美多姿的画面。丁晓刚先生也是一位诗人,但作画时只用笔墨来释怀,他作画时连话语都很节省,所有的咏叹全都投入到笔墨中。细细品味他拙而不滞、枯中含润的笔踪墨痕,不难发现他是一个坚持远离尘嚣的苦学之人、苦旅之人,以自己独备一格的理智与激情寻求着与美的理想、美的精神、美的梦幻更深的契合。

 

 

IMG_20160910_140442

 

 

丁晓刚先生画小鸡,突出的是小鸡的稚气。当造物主把一切都以美丽而告知人们的时候,我们要感谢上苍,因为美丽的东西往往是上苍的恩赐,他让人们去赞美,去讴歌。当生命的本能在你眼前突然展现的时候,其实这是最美丽的一个时刻。小鸡入画这在中国美术史上均已有之,而且出过大画家,丁晓刚画的小鸡,我认为是新文人画的杰作,他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农业部举办的“美丽乡村——中国首届乡情写意画展览”中入选,他在获奖作品上面题写的话很有味道:不想成熟。一句话活脱脱展示了一个文化人的思想内涵。是的,世间万物还是保持童真的好。

 

 

IMG_20160124_011522

 

 

丁晓刚先生除了自己挚爱的文学、书法、诗歌、摄影外,始终保持着对绘画艺术的执着。数年来,小鸡一直是他创作的主角。 因为喜爱鸡的品质,又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落于纸上。丁晓刚先生因为深谙小鸡的品质,以致在付诸笔端时就更加精妙绝伦,更可让人从中联想深远。

 

nEO_IMG_IMG_3209

 

 

丁晓刚先生还是是一位笃志画梅的艺术家,他遍摹历代梅谱,墨色酣畅,清新秀丽。在他的梅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国画传统笔墨的精髓,凝练处不乏细腻的笔墨处理,色泽淡雅,浓淡相宜,而梅花特有的傲骨更是透过画面传神的展现,苍劲饱满不失花姿妖媚。可以看出丁晓刚先生是一位用灵魂作画的画家,画作本身极具感染力。难得的是,在他的勤勉之下创作出多幅梅花作品,每一幅都可谓各具情态。画家们都知道,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演绎是极具难度的,它不仅要求笔墨功底的浑厚扎实,更是对作画者的意境表达,心境阐释有着极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描摹,在这一点上要求愈加的严格。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丁晓刚先生是钟情画梅的文人画家,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倾注了对于寒雪傲梅由衷的敬仰之情,在表达上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将梅花的不同风姿一一展现,在极具观赏价值的同时,画作散发出浓郁的古韵气质。

 

 

47429_2013121705494713quC

 

 

梅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竞相描绘的对象,诗人画家更是赋予其浓郁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以梅为内容的书画的创作早已挣脱对本身形象的描摹而上升为一种精神的寄托,气质的表达,更饱含着对于人生的思索与期盼,丁晓刚先生的梅花作品在传统笔墨的运用中,逐渐形成了自我的风格,色泽或温润或淡雅,构图简洁凝练,墨法浓淡相宜,有浓郁的报春之美、充满喜感的含蓄之美,性格坚毅。

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色、香、韵、姿俱佳。古往今来,不少画家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绘之以画,或寄之以情,留下了许多轶闻逸事:

 

 

IMG_20161011_014319

 

 

丁晓刚先生笃志画梅,每当梅开时节,便从早到晚在梅枝下细致观察,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开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我翻看着他的这些作品,好似已信步梅园,与梅对话。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谁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留得清气满乾坤。”的诗句。丁晓刚先生画梅花,笔法苍古,雄劲超逸,他笔下的梅花多苍老蟠屈,枝柯如铁,千枝万蕊,姿致万千,在郁密之中具有清奇的韵致。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清代画家金农擅长画梅花,梅干用浓淡墨随意写之,顿挫有如篆书,花瓣用意笔圈之,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独具风格,所画梅花既瘦且繁,繁枝密萼,生机勃发。

 

 

IMG_20161010_080131

 

 

我知道,丁晓刚先生是吴昌硕的“学生”,吴昌硕一生酷爱梅花,早年曾在故里亲植梅花三十余株,每当寒梅着花,徘徊园中,反复观赏,难怪自称“苦铁道人梅知己”。他谓画梅为“扫梅”,单这一个“扫”字就体现了他画梅的特点,真可谓自辟町畦,独立门户。吴昌硕喜以朱砂、洋红点红梅,极富韵致。所作雪梅,墨华水韵,碎玉横空,使人不知是雪是梅。吴昌硕曾用诗和画赞美赏梅胜地超山,在一幅梅花的题画诗中写道:“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人花前倾一杯。”大师去世后,埋骨超山,以梅为伴,被传为美谈。在丁晓刚先生的梅花画作中,我也读到了这些,因为近墨者黑,先生以吴老为师,为何不“黑”啊。

 

 

IMG_20161010_081031

 

 

以前。看到丁晓刚先生的画作上经常钦有“润草堂主人”的闲章,后来才知,丁晓刚先生还是一位画兰高手。十年前,他在甘肃的新闻出版界就有“兰花先生”之雅称,只是先生为人低调,不与一般人争高就低,且因为长期担任省报驻天水市委的记者站长,整日活动在新闻第一线,与地方上文化人和文化群体接触较少,所以天水很多人一直未知其。 在丁晓刚先生的家中赏兰花,真的很开心,时下正值隆冬,丁晓刚先生家中那简洁素雅、叶形细长柔软,花姿优美、素淡幽香的兰花把整个客厅装扮的分外有文人气质。

丁晓刚先生说,兰花具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自古文人就偏爱种兰、赏兰、咏兰、画兰、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看,兰品被当做人品的象征,兰骨是风骨的写照,通过借助兰花来寄予感情、节操,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崇高志向、远离污浊政事、保全自己美好品格的化身,传达着自身热爱生活,至死不渝的坚贞信念,所以,兰花幽香清远,只能生长在幽谷净土,开放在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IMG_20160822_000144

 

 

丁晓刚先生说的极是,先生打开一本他最近的画兰作品,墨香跃然纸上。先生画的兰花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在写意中,先生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先生还告诉我,他画的兰花有时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有时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情意长存,有时比喻着夫妻间情投意合。先生从他的书屋拿出了一些书,他找到几页,说古人对兰花多是对美人的称谓,当代社会兰花亦是美丽的象征,在创作中,若是巧用几抹颜色点缀在叶中,更是有一番风韵。所以说,画家一定要画出兰叶的翩翩飘动,比自然中的更为美丽才好。丁晓刚先生苦研中国书画多年。以兰为师,以兰为友。日复一日,临池不辍。然亦能顺其自然,独行其是,不时出入于八大、昌硕、白石、天寿诸大家之间,画作溢乎箱箧.。 众所周知,画兰的技法难度颇高,自以书法入画的元代大家赵孟頫始到深谙“要知画法通书法,竹兰如同草隶然”的郑板桥,以书法写意入兰者众,然得心应手者寡。梅、兰、竹、菊“四君子”作为花鸟画家的日课,寄托着传统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程式,然而不容否认的现状是,在那些标榜秉承传统配方制作的花鸟作品中,能令我们激动作品的已日渐减少。

 

 

 

IMG_20160817_190415

 

丁晓刚先生画的兰花,沿袭了明清人写意墨兰特别是郑板桥等人的笔墨程式,自有一股清新的书卷气,但又脱离了某种陈腐的画谱气,淋漓的笔墨中洋溢出洒脱和自在的气息。在构图上,他多采用出其不意的经营手法,画兰草,一忌柔弱,二忌空洞。“柔弱”是指过分注重兰草本身的仪态美以及用墨的变化,导致画面缺乏力度;“空洞”则是指无视兰草的物理特性,片面追求所谓的“气势”而失去兰草的独特韵味。丁晓刚先生把这两者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因而,笔调劲利而舒卷,清爽而秀雅。先生经常在茶余饭后随意画上春兰两株,便是丛生草地,鲜花盛开,如蝶起舞,给人以清新的快感。他画的兰花,纵肆与规矩合二为一,野逸与清秀兼而有之,画的潇洒,看的舒畅,在天水的文人画家中,这样识得兰花的人委实不多。

 

IMG_20160817_190415

 

 

 

丁晓刚先生很小就喜爱挥洒涂鸦,善书法。多年的勤奋锤炼了他扎实的书法功底和娴熟的笔墨技巧,因而画兰时能取草书之狂放不羁、隶书之浑厚圆润和篆书之典雅古朴。使之意到笔到,笔到神到,形神俱备,得心应手。从而自由挥洒,更觉天真烂漫,清气袭人。所以他笔下的兰花孤傲清丽,狂狷不羁。或迎狂飙而飞扬,或临大雨而不屈,或沐春风而怡然;怡然悠闲,高洁幽雅,有春风习习,清香阵阵;有仙子之飘逸,有屈子之孤高,有孔子之恂恂;画家以自由抒卷的笔调表达着自己奔放而飘逸的情感。所以说,丁晓刚先生以狂草写兰,把每一条线条当作有生命的、有个性的人物来画,以寄托情志。如此写兰,怎能不“生趣而有神”。

 

 

IMG_20160816_050848

 

丁晓刚先生画兰,常常以小见大。尤以册页、小品、扇面见长。极符合东方美学原则。如苏东坡所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凡欣赏过他作品的人,都会被他笔下兰之素雅和幽香所倾倒,被他熟练自如的传统笔墨功底所折服,被他恣意纵横的无法之法所钦佩!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师于野草,钟爱兰蕙的情之所系。 兰花难画,不单难在笔头功夫,更难在意味;而丁晓刚先生的兰花画的好,也不单好在笔头功夫,更好在他的灵性。一种“飘逸中的灵秀”。欣赏先生笔下的兰,花瓣透明,象在清晨第一束阳光的照耀下,饱含露水,散着幽香,鲜活而高雅,那茎那叶,在历经千百次的“穿插”尝试中,早已气生笔锋,破墨有力,似随手点拂,茎叶便舒展、张扬着无限生机活力。据我了解,先生在工作之业余执著于书画艺术,为人磊落、为友诚恳、自甘淡泊、不慕虚荣。他画兰是把兰当作自已品格崇拜的图腾、当作高洁的象征、当作他自己。正如清代书画名家汪士慎在《空谷幽兰图》上所题写的那首诗一样:“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IMG_20160128_000626

 

在这里,我还要再说说丁晓刚先生画的菊花,梅、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菊因为有上千个品种,花瓣碎而乱,造型复杂,组织不好就表现不出菊花的神韵。但丁晓刚先生以一个读书人特别的文化眼神,把菊花画的令人如痴如醉。因此,我要说的是,先生画的菊花是标准的文人画,其精神与笔意合二为一,高度概括,在抽象中寻找思想,着实让我感动。菊花以其独特的神韵风骨,已成为文化人的象征。而先生用手中的画笔,将菊花的品格、神韵和姿态多视角地展现在纸上,给了我深刻的记忆。

丁晓刚先生还真的是一位写菊高手。古往今来,以菊花为主题的诗词绘画多得数不胜数,菊花之所以受到文人墨客如此的追捧,大约是因为菊花傲霜而开,不惧严寒,素洁高雅的风骨吧!观丁晓刚先生画的菊花,把这一景象表达的非常深刻。特别是先生以常以他自已创作的菊花诗作画,作品更富感染力。

 

 

IMG_20160817_190415

 

 

 

读着丁晓刚先生的《秋菊图》,又想起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饮酒》诗中的一首,诗作虽与酒毫不搭界,似乎信手拈来,它是一种回归田园生活的理想,在现实生活里,也不仅仅是身体力行,更是精神上,心灵上的一种回归。丁晓刚先生说他为画好这幅《秋菊图》,不知撕掉了多少回,因为陶渊明先生的“境”是画不出来的。先生告诉我,如果那一日他能画出陶公笔下的“境”,他便收笔不画菊花了,有此一幅人生乃足矣。

我能理解丁晓刚先生的意思,因为,在时下很多人都把自已并不成熟的画作在画廊里展卖并标上千元万元时,艺术的商品化给人们带来的不是安份,而是躁动,试想一个画家,如果整天想着要把自已的画卖多钱,那画不倒就贬值了?我很欣赏先生的为人,因为一个要画出好作品的画家,肯定是把心思全部投在创作上,而不是其它。一向忧国忧民的唐代诗人杜甫在《云安九日》中,笔调轻松地写道: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就是我们普通人,看到菊花傲霜而开,心中喜悦,再沉重的心事,再阴郁的天空,都会晴朗一时,不由得想着花香酒香,人间美事。丁晓刚先生有杜甫一样的心态,所以画的菊花就更让人喜欢了。

菊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菊花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爱种菊、赏菊、咏菊、画菊,有着挥之不去的菊花情结,并留下了丰富的菊文化遗产。观丁晓刚先生画的菊花,把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盛开于百花凋谢之后,不与群芳争艳,不趋炎附势的高尚品格画的淋漓尽致。我想这与丁晓刚先生人品有关,先生虽身陷生活的伶悟之中,却总想把自己的超凡脱俗的一面表达出来,始终保持着内心的清静与孤独,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在先生的菊花作品中,这类主题表达的非常充分,我为之倾倒。

 

 

IMG_20160827_235957

 

 

 

在古代文人墨客眼里,菊花总是充满诗情画意和具有独特的精神,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李商隐、刘禹锡、杜牧以及宋代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等大家都有咏菊之作,一直到元、明、清,诗人们对菊花仍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名篇佳句。画家画菊始于晋朝,入宋后文人墨客皆喜为之,但无专门名家,不像画梅、竹、兰那样名家辈出。如画竹名家有文同、苏东坡;画梅名家有华光长老、杨无咎、徐崇嗣、丁野堂;画兰名家有赵孟坚、郑思肖。宋人画菊是用工笔重彩的技法来画的,基本上是写实的,花鸟画家黄居宷、赵昌、李吉等人皆擅长此法。到了元朝以后,工笔画菊花这种绘画技法逐步被写意技法取代,画家用写意技法画菊用笔并不那么周到,但“笔不周而意周”,作者所着重表现的并不是菊花的形态,而是其傲霜的性格和野逸之气。

 

IMG_20160822_000144

 

 

明清以后,所有文人画家几乎无人不画菊花。明代画家徐渭擅长大写意画菊,他以奔放潇洒的笔法和出神入化的干湿浓淡变化,把菊花的冷峻和野逸之气充分表现出来。明末清初画家恽寿平画菊兼工带写,有笔有墨,创“色染水晕”之法,其作品淡雅中见绚丽,精致中见自然。清代画家石涛、八大山人更善用笔用墨,他们画菊花时不施粉黛,以墨勾勒点染,便能画出菊花的清高神韵。

近代画家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也创作了许多笔力雄健、气势不凡的佳作,在他们的作品中,菊花的傲霜凌秋之气跃然纸上。丁晓刚先生给我说,他是这些写意菊花大家的粉丝,他为了临画潘天寿和吴昌硕的作品,曾专门到浙江看两位大家的原作展出,他跟随两位大家的全国作品展到过好几个省,他说这么做的好处是,就好比一个作家要读懂经典才能品其味一样。说到这,我才明白了丁晓刚先生的菊花作品中流露出的笔势和用墨的技法真的有经典的地方。

 

 

IMG_20160128_000626

 

 

 

我因为痴迷于中国文化研究,所以经常有朋友问及天水书法的整体水平问题,我一直不想评论,因为我知道,如果得罪了天水的一些书画人,他们会组织力量谩骂我的。为了让文化生存的环境不要太燥,我一直保持着沉默。我们已经知道,由于汉字本身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我们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离不开它,所以,书法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书法已历史地形成了一种意蕴深邃的抒情艺术,它既有文字内容的表意之美,又有文字造型的形体之美,运笔使转,结字弛张中,可以表现人的某种情感与心态,具有“达情”的功能。当我们漫步在都市通衢,或风景胜地,常常会发现,将实用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的书法,遍布我们的城市或自然山川,更增添了山川景物和现代都市的人文精神之美。做为一个中国人,学会欣赏书法,可以使生活平添许多情趣。在天水的书法群中,我一直点赞着丁晓刚先生,他的书法作品,在我看来是天水书法作品中的上品。因为我发现,丁晓刚先生已掌握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标准。学界对丁先生作品的评价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观丁晓刚先生书法,有时寥寥几个字,起笔颇重,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或在起笔,或在落笔,或一笔的中间。丁晓刚先生的作品深得米芾、黄三姑、王铎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用丁晓刚先生的话说,这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所以,丁晓刚先生的书法作品天真自然,绝无矫揉造作。

 

 

IMG_20160908_214508

 

 

丁晓刚先生的书法风格与他多年以来摹帖习字的历程关系紧密。但在采访中,他提出一个“书者灵魂”的话题,让笔者受益匪浅。笔者不禁感慨,没有博大的胸襟和精深的国学功底者,不能为此论。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负载着太多的文化心理和人文信息,书法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在中国人的文化行为中具有决定和指导的因素。这就是一个书者的灵魂,而书法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是一个书者灵魂的存在。

在丁晓刚先生眼中,书者的灵魂具备众多特性。首先是“人文性”。对书法的真正理解,是隐含在汉字书法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超乎笔画之外的玄妙,是一个幽深无尽的文化世界。离开了文化的概念,书法将失去她的一切耀眼光辉。丁晓刚先生告诉笔者,“诗为书之魂”。苏轼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这是对中国艺术的一则通解。诗是内容,书是形式。其文是魂,其书为体。所以说诗为书魂,或叫文为书魂。丁晓刚先生将此总结为“书到深处是文化,书到极致靠修养。”他认为,当书者进入诗意的境界,文化精神的飞扬尽在其中,一般的技巧和功夫已不成障碍,如果没有诗的境界,无论基本功如何扎实,技巧如何娴熟,要想进入诗意色彩的书法境界都是不可能的。文人对于书法既是必备的条件,又是先天的优势,只有文人与书法的结合才能使书法步入艺术的殿堂。作为书法家,自古及今都是文人中的一部分,这主要是由于书法家都具备文、史、哲方面的学问。文人与学问、书家与文人、书法与修养等等,本来都密切相关。其次是“哲理性”,丁晓刚先生认为,中国书法可谓一墨大千,一点尘劫,具有自己的发展体系,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促使中国书法亘古不衰的基本思想,即形、神、气、韵、理、法等中国独有的哲学观。丁晓刚先生曾引用沈括《梦溪笔谈》中的内容来比喻中国书法中神形的辩证关系:“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器求也。”也就是说,书画要想达到妙境,不能仅仅从形的方面去寻求。神会,就是物、我两方面的统一、契合,达到物我一如的境界。丁晓刚先生告诉笔者:中国书法中的形神论其实是哲学上形神论的衍发。在对形神关系的把握上,由于有不同的侧重,因而形成有的以形为质,以神为用,形神统一;有的以神为质,以形为用,重神轻形。他说,中国书法之所以重神,是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所以把写神和表现神韵作为最高表现。三是“传承性”,丁晓刚先生作为一位学书者深知传承的重要性,他说,书法作为传统文化,是经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套有着完备系统的书写方法,是需要后来人尊崇和效法的。丁晓刚先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几千年先贤的创作积累的书法原理、书法法则,必不可弃。必先继承,再说创新。书之法包括:笔法、结体、章法。而学习中国书法自古以来就是临摹,正是如此才保持了上千年中国书法的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而对于创新,丁晓刚先生则认为,后人应该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但创造、发展必以继承为前提,为基础。只有站在传统这个巨人的肩上,才能获得新的高度。历代的大书家,无不在学习、临摹前人优秀传统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甚至退笔成冢,池水尽墨。可以说,书法未有不学古而能自成名家者。而从丁晓刚先生个人的学术、艺术历程也可印证此点。四是“审美性”。中国传统把书法中的抽象叫意。写意在中国艺术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一词,是一个独特的审美概念。丁晓刚先生对此的理解是:书法中的线条是在抒写书家的感情韵律和心声。经典的书法都是与文学的结合,强调字型与神采的统一,书势与文学的统一。只有二者合一,合情调于纸上才会出现精品力作。书法的功能是形其哀乐,书法的本质不是抽象。“可能有人会说,草书是公认的最为抽象的线条了,”就此,丁晓刚先生给笔者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乾隆在评价怀素狂草时用了这样一句话,很有意味也很说明问题。他说:‘云中龙爪不模糊!”’这“云中龙爪”,就是中国草书抽象性的说明。但它“不模糊”,又有确实的形象。丁晓刚先生将中国书法的审美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简约为美,气韵为美,中和为美。

在访谈的最后,面对笔者“那么究竟如何能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的问题,丁晓刚先生意味深长地说: “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当我半开玩笑的问及他为何还没有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省市书协时,他严肃的说:在文化界功利当道的时代,不入也罢!

在天水的书画家中,我很少见到丁晓刚老师这样的书画大家,说他是大家,请一些书画“大家”们不要多心,因为我要赞美的丁晓刚老师不仅书画作品好,而且为人厚道,他把书画作品与自已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把大量的书画作品送上老老百姓的炕头,不仅完成了新闻采访任务,而且把翰墨洒入秦州的沃野,其精神,天水的书画家中是少有的。

在甘谷县北山人饮工程捐款点上,只见他手里拿着钱站在一大队人的身后,等待着交款。我说你可以往前面站一下,他说大家都是来献爱心的,我等一下不要紧。后来的接触,我才知道其生活过的很是紧张,因为家中只有他一个人的工资,那时老婆在一个不景气的企业里工作,两个孩子还在上大学,而丁晓刚老师重重的撑着这个家。经常与其说及生活,丁晓刚老师给我的感觉很是乐观,因为他给我讲过,“其实生命者都是一个过程,如果你感觉累,可能用另一种方式去减轻,比如说书画创作,在生命的这个过程中你如果只知道享有,其实那是没有意义的事,因为只有动物才会只知道享有,所以觅食才是它的本能。”几句随意的话,给了我深刻的思考,丁晓刚老师经历坎坷,所极之事都给了其深刻的反思和体会,所以才有这么真知灼见的语言。生活中没有肉可以,但不可无竹,我用大白话来解释这句郑板桥的话,是想说明丁晓刚先生为人的节操。

 

IMG_20160829_060925

 

 

甘谷县人饮工程是甘谷人几代人的梦想,那日,时任甘谷县委书记的王子生来到天水市委,动员所有在机关工作的甘谷人为县上的决策捐款,同时也看望了丁晓刚老师,在他的办公室内,丁晓刚老师当场表示,将自已上百幅精心创作的国画和书法作品捐给家乡,他在天水在线上开了博客,给每一幅作品标了价格,并把接收捐款的甘谷县相关帐号一同在博客里公布,这一行动激发了在外工作的甘谷游子的赤子之心,一位企业家不仅为甘谷捐了款还收藏了部分丁晓刚老师的作品,而丁晓刚老师分文不取,与企业家一起为甘谷再次注入爱心。这是一个感人的场面,但也是一个值得被人们遗忘的行为,因为在人欲横流的今天,一个人的行为只能是沧海一粟,但如果能变成每个人的行为,那就变成了大海。丁晓刚老师不是一个专业的书画家,但的确把自已的情操溶进了文化人组成的大海,用思想和感情搅动着这个世界的一个角落。2013年7月,天水市受水灾严重,丁晓刚先生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仅深入到灾区采访,与灾民一起吃一起住了解灾情,及时报道,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上为清水呼呼,还在清水县赈灾义演时为清水县拿出二十几幅书画在网上拍卖,其行为感天动地,被清水人称之为灾情面前的“大义之士”。

 

IMG_20160924_071421

 

 

我曾经在丁晓刚老师的家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工作之业余,他每日要临写古人的碑帖一个多小时,他说,那是他的日课,一个书画家如果永远给自已定位在学习上,那他的书画作品肯定是受人喜欢的,因为只有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才会不断的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其在创作中发挥作用。但丁晓刚老师给我的另一席话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什么叫境界之高。他说,学习古人,很多人只知道将古人的东西照抄照搬过来,以学习其技艺为目的,其实,中国书画的境界是关键,一幅古人的作品,你先要读,读懂了再来临,这是重要的,那些被认为是经典的作品肯定有经典一样的故事,所以读透经典才能补白自已。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丁晓刚老师的六尺大作《钱塘春潮》《静土观松》《南郭古韵》《玉泉观华墨》等作品那么的诱人,八尺大作《春天的故事》为什么被新疆一位收藏家收藏了。因为他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把古人的高古和境界用在了他的书画创作上。

 

 

IMG_20160924_071554

 

 

丁晓刚老师是一个反对艺术商品化的人,他经常给我说,艺术如果沾上更多的铜臭味,那就失去了艺术的品位,书画家们有时为了生活卖掉一些作品以填补家用倒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是如果大家都变成了卖画的,那不是对艺术的不敬吗?这是丁晓刚先生的原话。我从丁晓刚老师的这句话里感受到了一个文化人特别有的“度”,因为历史上郑板桥、唐伯虎、齐白石都曾经是卖画的,他们画的商品画曾经为世人所收藏。其实,现在的人卖画与那时的人卖画是不一样的,现在的人把画变成了商品。从传播学的角度讲,那时人卖画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行为,它有着赡前启后的作用,而现在的人卖画,只是一种利益行为,当现在的人把一幅画标上多则十几万元,少则几百元时,他们已超越了艺术的需要,当你每日从天水的花鸟市场走过,你就会发现,那些马路边上摆的字画都标榜以名人创作,而那些无知的消费者也卖几张回家,甚至于用很好的装裱把其挂在家中,挂在家中祖先的牌位后面,让后人们膜拜,我看到后真的气不打一出来。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丁晓刚老师从不把自已的书画作品当成商品去卖掉,而是在采访中送给农民,仅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2013年,我几次陪同丁晓刚老师到天水所辖县区的农村采访“双联”工作,采访之业余,丁晓刚老师为基层干部和农民写字作画,场面之热烈,让认叫绝。癸已年正月初二,丁晓刚老师来到老家甘谷县安远镇何家坪村,为乡亲们写字作画上百幅,乡亲们拉着他的手说,你真是我们家乡人,你为我们写字不图报酬,我们如何感谢你啊。他只用一句话回答之:只要乡亲们喜欢我就画我就写,直到大家满意。

 

IMG_20161009_211730

 

 

甘谷县盤安镇李家坪村和清水县永清镇温沟村是天水市确定的“两委”换届工作搞的好的典型村,村上的换届工作受到了天水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丁晓刚老师接受采访任务后,径直来到这里采访,同时他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幅幅的书法作品,当他深入农户家中先把自己的“礼品”送上时,农民的高兴的接受了丁晓刚老师的采访,在清水县温沟村修起的一排排新农村房屋中,丁晓刚老师看到老百姓家中的墙全是白的,他把带来的一幅幅的书法作品送给农民,农民高兴的说,我们不是在接受采访,我们是在与一个文化人交流,我们现在最需要这样的来访者。这次文化交流式的采访,丁晓刚老师采访进行的非常深入,了解到了农民的真正想法,回来后一篇深度新闻调查《村官为何下不了台》在甘肃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后在全省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每日甘肃新闻网还配发了评论《村官下不了台应当成为标杆》,人民网也给予了转发。

 

IMG_20161010_001425

 

 

2013年,天水市的“双联”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进行的如火如荼,丁晓刚老师在深入采访中来到甘谷县盘安镇田家山村、秦安县莲花镇槐龙村、清水县永清镇张扬村、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苗丰村、张家川县张川镇孟寺村、秦州区天水镇柴家山村、麦积区花牛镇纸砚村。在这里,他一面做深入的新闻调查,一面给农民送上幅幅书画作品,当得知花牛镇纸砚村的李芳芳在“双联”中受益,家中盖了一院新房子时,丁晓刚老师采访结束回到家中便为其书写了中堂对字,寄给了李芳芳,当看到柴家山村农家中还挂着文革时宣传画时,丁晓刚老师为其写了一幅横幅,农民感激的流泪。当得知北顺村和苗丰村的农民都修起了新房子,而家中墙上空空如也时,丁晓刚老师不辞长时间采访的累,为农民书写到傍晚。在北顺村,丁晓刚老师还为全村的双联工作赋诗一首书写之:秦州四月杏花开,驱车百里问百顺,蓝天之下马力人,笑说“双联”果子红。这首诗被村委会装裱后悬挂在农家书屋内,成了村民文化的标杆。

 

nEO_IMG_DSC_0581

 

丁晓刚老师是我省新闻出版系统很有名气的书画家,也是著名的新闻人,他不仅书画作品好,散文、诗歌、摄影样样成熟,有很多人劝说其出书,他经常谦虚的说,自已的艺术思想尚未成熟,现在出书为时过早,但我在丁晓刚老师的办公室的桌子上,已看到了其四本厚厚的书稿,书名依次为摄影美学著作《摄影探美》、散文集《皇天厚土》、诗歌集《激情跳动》、新闻作品著作《访遍天水》。我们期待着,丁晓刚老师能把这些早日出版,以飱天水的渴望者。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6/1117/393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