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诗词歌赋 贾 凡:汪永林老师三周年祭(天之水网)
贾 凡:汪永林老师三周年祭(天之水网)
汪永林老师三周年祭
贾 凡
三年时光,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说长呢,这三年里,国内国际,本阜外地,发生过多少大事小事,乍想起来真可谓恍若隔世;说短呢,汪老师的谈吐举止,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不时在眼前浮现,好像他刚刚还在你我身边。然而虽说往事如昨,但是他确实离我们而去,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
汪永林老师,1941年出生于天水市秦州区。1961年毕业于兰州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修二胡,大三弦 。曾在省歌剧团,省杂技团,省陇剧团从事音乐演奏工作十七年。1978年调入天水三中任音乐教学工作。为省音协和市音协会员。后来担任天水老年大学音乐教师,主教二胡和声乐。兼任省光明二胡学社天水分社社长,老年大学红霞艺术团民乐团团长等职。另外,他还创作有数首歌曲作品。
汪永林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1月2日凌晨三点,与世长辞,享年73周岁。
噩耗传来,举城皆悲。记得那时正是秋风扫落叶之际。只觉得冷风为之哀鸣,枯叶为之抽泣,天空为之黯然。天水城里,他的众多琴友,歌友,他的亲朋好友,他的众多学子,无不悲痛落泪,四处奔走,或以电话相告。人们络绎不绝,奔丧于灵前,哭别可敬的汪永林老师。
汪老师是一位聪明过人的人,他刻苦好学,多才多艺,他对艺术事业的追求终生不渝。他这种执著坚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终身酷爱音乐艺术,谙熟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譬如三弦,二胡,小提琴,手风琴,钢琴,电子琴,笛子等,而且演奏水平令大家交口称赞。
他还具有很高的歌唱技能,练就一副高亢嘹亮的歌喉。多年来,他那洪亮昂扬的男高音,回荡在家乡天水的上空,回荡在众多爱好者的心田,激励着众多热爱歌唱艺术的人们。
他的歌唱艺术不但获得公众的广泛赞赏,还多次参赛并获奖,如荣获“秦城杯”、“老年退休杯”一等奖等。
他创作的歌曲《陇南春行》,《一片绿色多美好》荣获省优秀奖并在《祁连歌声》上发表;另有《贺新书》,《荧海扬波》在《天水报》上发表。
他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严师。他教过不少声乐和器乐学生。他对学生耐心,细致,严谨。就连为老年歌友们教唱新歌,也是一词一句,一板一眼,不放过一个唱错的音符和节奏型。所以,凡是他教过的歌,大家全都唱得精准而到位。
汪老师性格乐观开朗,宽容大度,从不计较小事小非。他平易近人,和善可亲,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他的学生和歌友不计其数,大家都很尊敬他,喜欢他。
汪老师的一生是快乐的一生。他的快乐来源于对音乐艺术的执著和热爱。音乐使他快乐终身。
更为可贵的是,他并不是独享快乐,而是把快乐带给他人,带给社会,带给众多热爱音乐艺术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如今已退出主流社会,被边缘化了的退休老年朋友们。
他所开创的老年大学声乐教学班和民乐团,如今声乐教学发展迅速,学员众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民乐团发展壮大得盛况空前,闻名遐迩,而作为创始人的汪永林老师,应该功不可没,想必他的地下英灵也会深感欣慰的。
他发起创建的玉泉广场老年合唱团,为老人们的娱乐健身搭建起了一个美好的艺术平台。他为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费尽了心血。他任劳任怨,不辞艰辛,忍受着身体的不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始终。
因该团队办得有成效,社会反响好,数次被当地报纸报道。
在他病情加重,卧床不起期间,他依然念念不忘合唱团的事,还委托他人要把这个团队维持下去,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使更多的老年朋友受益。他应允等自己身体恢复健康之后,再给大家教一些新歌,并已经选好了曲目。合唱团的成员们听到这些话,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汪老师虽未能再给大家教唱新歌,但在他委托的贺彩云老师接过他接力棒后的三年时间里,这个合唱团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员更多,水平更高,而且还有了高规格的活动场所。参加过多次正式演出,获得不少奖项和好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汪老师的开创之功大家永世不会忘记。
汪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年了,但他那优美的琴声和悠扬的歌声,依然回响在我们耳畔;他那高举双臂,为大家指挥唱歌的英姿,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他那澎湃不息的艺术激情永远震荡着我们的心灵。
汪永林老师,安息吧,我们怀念您!
贾 凡 2016年10月
贾凡:原名贾亮,笔名一凡。甘肃礼县人。民盟成员。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苦太阳》(合作),文集《黑色命运》、《贾凡散文选》、《贾凡小说选》等。
责任编辑:赵安生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6/1001/358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