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钩沉 三十年代的老北京画坛
三十年代的老北京画坛
北京,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六朝古都,千百年来一直是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尤至民国,清朝覆亡后,大量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及鬻画为生的画家聚居于此,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
同时,皇室贵族的古玩书画大量流出,加上众多鳞次栉比的古玩店铺,交易活动十分活跃,由此造就了艺术品市场的高度繁荣。
作为艺术品市场流通首要链条的供给者,主要还是以北京地区的书画家为主,他们是市场商品来源的主力。
北京画家群体有着自身的特质,其构成的成份颇为复杂。
京城作为明清帝都,存在有大量宫廷书画家、满汉官员、谋职的传统文人画家以及民间的职业画师等,这些画家创作的无数作品进入到市场流通,使得北京的书画市场商品异常充足。
作为满清皇室贵族之后,均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书画造诣相当深厚。
这些失去俸禄的贵胄子弟,有的不得不以书画为生。
还有些以民国政府官员身份出现的画家。
虽然也定制润格出售笔墨,但却不以盈利为其主要目的,书画家的身份也只是他们所扮演的众多社会角色之一。
市场还是以谋生手段的职业书画家为主。
本身艺术修养颇高,但为了谋求生存,时常会根据大众的喜好进行创作,以迎合市场的需求。
当时北京经营书画的古玩市场主要有琉璃厂、海王村、前门、大栅栏、隆福寺等。
由于碍于面子,大多数画家会选择传统的中介机构,如古董铺、笺扇庄、南纸店、茶楼及装裱店等代理悬挂笔单宣示润例。
责任编辑:张佳洁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6/0901/349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