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民俗 探秘山西古老血腥年俗“扎马角”铁钎穿脸(组图)
探秘山西古老血腥年俗“扎马角”铁钎穿脸(组图)
18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南赵村,严继民双侧脸颊因两天前“扎马角”铁钎穿脸留下的圆形伤疤仍赫然在目。这个春节,严继民已表演了三次“扎马角”。图为脸插两根铁钎的“马角神”。 由受访者提供 摄
中新网运城2月18日电 题:探秘山西古老血腥年俗“扎马角”铁钎穿脸
作者 李娜
18日,距离黄河1.5公里的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南赵村,46岁的严继民正在家中养伤。他双侧脸颊因两天前“扎马角”铁钎穿脸留下的圆形伤疤仍赫然在目。
农历丙申猴年,严继民已表演了三次“扎马角”。三天后,这项古老年俗将再次在孙吉镇贾寺村上演。
两天前,正月初九,孙吉镇孙吉村。“噗!”一口凉水喷在身穿红衣、头扎三彩“马角帽”的严继民脸上。
在围观村民的尖叫声和震天的鞭炮声中,他两手各执一根一头为青龙偃月刀样式、一头呈尖锐形状的钢钎深入口中,一瞬间刺出脸颊。村民们骇然变色,他却面不改色。当地的摄影爱好者史云平目睹了这一幕。
18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南赵村,严继民双侧脸颊因两天前“扎马角”铁钎穿脸留下的圆形伤疤仍赫然在目。这个春节,严继民已表演了三次“扎马角”。图为脸插两根铁钎的“马角神”。 由受访者提供 摄
公开资料显示,“扎马角”活动主要分布在临猗县黄河沿岸的数个村庄,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举行,原为祈雨,后演变为求吉驱灾的社火活动。
活动分为上马、跑马、下马。“上马”指汉子们用筷子粗细的钢钎从脸部穿过,成为“马角神”。“跑马”为“马角神”边奔跑边用麻鞭抽打众人驱邪。“下马”指“马角神”拔掉铁钎。
正月初九一大早,严继民和同村的十三名“马角神”赶到孙吉村。穿上红衣,戴上红、黄、绿三色“马角帽”,他们用口红在脸上画圆圈、三角形等花样,形容可怖。
18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南赵村,严继民双侧脸颊因两天前“扎马角”铁钎穿脸留下的圆形伤疤仍赫然在目。这个春节,严继民已表演了三次“扎马角”。图为脸插两根铁钎的“马角神”。 由受访者提供 摄
对于这种装扮的意义,严继民说:“自古以来,老人们都是这么做的,为了辟邪。”
因孙吉村没有寺庙,“马角神”们省略了祭祀环节。在其他村庄,70岁以上的老人会向寺庙里的财神或者娘娘神敬奉羊头、猪头和白酒,祈祷风调雨顺。
上午10时许,孙吉村村委会大院,一名汉子将铁钎穿出脸颊,宣告大戏开启。锣鼓喧天,鞭炮开道,在上千名观众的围观中,十四名汉子集体前往村民家“踩院”。
到达村民家中后,主人向天地敬奉肉食和白酒。一名汉子脸插铁钎,在厨房、卧室等处挥舞麻鞭以驱赶晦气。老人和孩子则站成一排,迎接“马角神”的三次鞭打。而严继民因独插两根铁钎被村民尊为勇士。在行进中,胆大的村民会嬉笑着摸“马角神”的屁股,引对方鞭打,以求吉驱灾。
这场“扎马角”活动持续到当天下午16时许,“马角神”们拔下铁钎,喝水、吃饭,清水有时会从伤疤喷出。
拔下铁钎三天后,疼痛消失,一个月后,伤口愈合会留下一个筷子头大小的伤疤。严继民从20岁开始参加“扎马角”活动,至今已参加了数十次。
孙吉村村长孙立新说,“扎马角”在当地很受欢迎,孙吉镇每年都会举行,人们会邀请亲友观看。
18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南赵村,严继民双侧脸颊因两天前“扎马角”铁钎穿脸留下的圆形伤疤仍赫然在目。这个春节,严继民已表演了三次“扎马角”。图为脸插两根铁钎的“马角神”。 由受访者提供 摄
据严继民介绍,大多数马角神是南赵村村民,约70余名,年纪最长者已70余岁。当地网友“风烟”曾多次拍摄“扎马角”活动。他说,当地人认为,36岁为坎坷之年。每年春节,这样的人家会出资请“马角神”驱邪。
严继民说:“我们并不是为钱,我父亲扎过马角,这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不能被舍弃。”
此前,因其“血腥”、“自虐”,这一古老民俗饱受争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文广说,“扎马角”应有数千年的历史,具体时间不可考,起源于农耕文明,体现多元信仰,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应改良后进行推广。
临猗县文化馆馆长张建军说,2015年,“扎马角”成为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关部门会对其进行改造,保留其精华。(完)
责任编辑:赵安生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6/0224/276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