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文化中国 明孝陵老照片现深沟 专家:抗战时中国守军所挖战壕

明孝陵老照片现深沟 专家:抗战时中国守军所挖战壕

日军明信片拍摄的明孝陵“战壕”。

近日,一张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明孝陵老照片,在西祠“南京城市记忆”版上引起了网友的讨论。在这张较为罕见的照片中,明孝陵享殿前挖了一道很深的壕沟,这是军事工事,还是考古,还是挖宝呢?一段明孝陵不为人知的历史因此浮出了水面。

挖宝,考古,还是军事工事?

网友“code_p”贴出的这张照片,表现的是明孝陵的享殿。照片右下角有大写的英文“LIFE”,这是拍摄者、美国《生活》杂志的标志。

明孝陵享殿是明孝陵陵宫建筑的第二进院落,纵深五十五米,老照片拍出了享殿院落的全貌。

“code_p”说,这张照片可能拍摄于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最为有趣的地方,在照片下方,也就是享殿院落的南半边,地面东北——西南方向挖了一道深深的壕沟,在院落中间石板路下穿过。沟两边有挖出来的土,还有一些散落的石板。

这说明,拍摄这张照片的年代,明孝陵享殿院内被人挖了一道深深的沟。这沟有何作用呢?网友纷纷猜测,有人认为是军事工事,有人认为是民国时期的考古工程,还有人认为这是日军占领南京后试图挖掘明孝陵盗宝。

日军明信片给出答案

记者采访专家,得到了答案,原来,这是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守军挖的战壕,这段在明孝陵挖掘工事的秘闻,此前还鲜为人知。

“code_p”贴出一张日军占领南京后,发行的一张明信片。明信片上俯拍了明孝陵的陵宫、方城、明楼以及宝顶。明信片右边沿的注释是日文,大概意思是“战壕”、“堑壕”。

为什么航拍明孝陵,注释却是“战壕”、“堑壕”呢?

“code_p”说,这是因为1937年南京保卫战打响之前,中国守军在明孝陵的陵宫内修建了防御工事,也就是老照片上那道深深的土沟。从日军明信片上看,这条壕沟一直挖到享殿的院落外面。日军明信片反映的是南京保卫战激烈交火后的战场痕迹,所以虽然航拍的是明孝陵,但注释写成了“战壕”、“堑壕”。

南京保卫战明孝陵成指挥所

再回到美国《生活》杂志的老照片。“code_p”认为,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照片上,享殿屋顶右边还留有破洞,可能是被战火波及。那道深沟,也就是军事工事,可能是连接临时指挥所的,便于传送伤员、补充军火。

南京民间抗战史研究学者张定胜介绍,这张老照片的出现,说明了南京保卫战期间,明孝陵的确作为军事设施使用过。

根据参战的中国军队军官李西开(时任教导总队2旅3团团长)后来回忆,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期间,教导总队负责守卫紫金山,总队部设在“富贵山隧道”内,2旅3团的指挥所设在“朱元璋墓前隧道”内,也就是明孝陵方城中间所开的,通向宝顶的拱券形纵向隧道内。该部负责镇守中山陵东侧、灵谷寺高地以及老虎洞一带地区。

战斗中,日军对于教导总队2旅3团的指挥部也进行了炮轰,方城隧道中弹数发,但因为建筑坚固,没有遭到破坏。

张定胜说,根据史料分析,《生活》杂志老照片上,明孝陵享殿前的深沟,应该是教导总队挖掘的军事工事。

记录已经消失的东西配殿

这张老照片还透露出另一个历史信息,至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享殿前左右配殿还是存在的。老照片上,享殿正前方是一条石板路,左右各有几座小房子,这就是清代重建的享殿东西配殿。

根据史料记载,明孝陵初建时,享殿前东西各有15间配殿,规模宏大。可惜,这些配殿后来毁于战火,清代又进行了重建,但规模小得多了。

民国时期,这些享殿依然存在,可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毁。墓前原址还留存着大量石柱础,是东西享殿的遗物。

记者 于峰

文章来源:金陵晚报 责任编辑:刘姗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6/0222/275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