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传统文化 职业打假人江湖浮沉20年 年入高达千万元
职业打假人江湖浮沉20年 年入高达千万元
职业打假人的年龄横跨“50后”至“90后”。他们的江湖,以发现假冒伪劣商品为目标,以知假买假索赔挣钱为目的。随着立法的加强,针对制假售假的惩罚性规定加码,他们追逐的,是“退一赔三”、“退一赔十”甚至更高的利润。
春节购物狂欢季,你想花很少的钱淘到最好的年货,而他们花很多的钱却偏偏一定要买到次品,这就是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在购物心态上的最大区别。
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一年半后,22岁青岛青年王海购买12副假冒耳机索赔,全国首个职业打假人诞生,之后全国各地冒出无数个“王海”。
2015年岁末,第二届“3·15打假论坛”在京举办,众多知名职业打假人云集北京。南都记者找到多名打假人,还原打假江湖20年。
职业打假人的年龄横跨“50后”至“90后”。他们的江湖,以发现假冒伪劣商品为目标,以知假买假索赔挣钱为目的。随着立法的加强,针对制假售假的惩罚性规定加码,他们追逐的,是“退一赔三”、“退一赔十”甚至更高的利润。
江湖中行走,有人累积千万家产出入保时捷代步,有人被殴打至喋血街头,更多的人则像啄木鸟盯住害虫一样,时刻准备着发现市场上的假货,痛快地捞上一笔。
春节来临,他们中有人并未停歇,而是涌入各大商场和电商平台。远在海南过春节的职业打假人刘殿林,腊月二十七还指挥手下在唐山等地入手40万元问题奶粉,驻守北京的王海则在谋划开年之后要向伪劣化妆品开炮,打假“老炮儿”杨连弟,仍在苦苦追踪过期牛奶的去向……
A“老炮儿”年代
风险与利润齐飞,“王海”们年入高达千万
法律下的蛋
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出台,其中第49条明确“假一赔一”。该法甫一实施,起草者就期待购假索赔者的出现,给制假售假者以致命打击。
退一赔一,意味着双倍索赔,也就是100%的利润。因此,《消法》导入惩罚性赔偿机制,不仅是中国司法实践的一次突破,而且还间接催生了一个新的工种———职业打假人。
2016年年初,这个行业的开山鼻祖王海,向南都记者叙述了他的打假之路。
1995年3·15前夕,22岁青岛青年王海陪伴亲友赴京应考,无意中看到了《消法》的索赔内容。购假索赔100%的利润,驱使王海走进了北京隆福大厦,他花170元在商场买了两副盗版索尼耳机,随后又“追加”了10副。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王海在各路媒体的“帮助”下,最后获得“退一赔一”的赔偿。
1995年9月,王海再次进京,继续打假,主打的方向是商场里的假皮鞋、假皮带。随着《消法》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王海的打假之路变得越来越顺畅,这一年最高的时候他一周可以挣到8000多元。
1995年底,王海的打假行为,被北京众多媒体塑造成了打假维权的典型,并引发“面对假货做刁民还是顺民”的大讨论。王海现象的出现,恰好被国家相关部门当成推广《消法》的契机,面对商家和社会部分人群指责王海行为是欺诈的指责,国家工商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全国人大法工委、中国消费者协会等纷纷表态,王海现象符合既定方针,应该予以肯定。
第一个拿起《消法》购假索赔武器的王海成名了。1996年,王海接受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10万元赞助,注册成立北京大海商务顾问有限公司,将打假导向了公司化运营,除了购假索赔,他还受雇于深受假货侵害的知名企业。
巅峰期时,北京大海公司旗下的调查员,一度达到200人之众。不过近年,他将公司的经营业务引向了更多方向,除了打假,他近年还成为了几个小区的物业管理方。
迄今已成名20年的王海,微博简介上写着“一个清道夫、吹哨人、公民检察官,以赚钱为手段,以打假为目的”。已人到中年的他,少了早年的锋芒。他小心谨慎,对身家有多少千万的问题避而不答,仅透露2015年全年,公司网购打假索赔入账400多万元。
媒体报道,如今被人称作“王老板”的王海,有四个职业打假公司,分别设在北京、天津、南京、深圳。
无数个王海
与王海颇为低调的作风不同,他的徒弟刘殿林似乎老来还发少年狂。正在海南过冬的他,毫不避讳地说,现在的代步车是200多万元的保时捷panam era,2004年入账2000万,2015仅汽车打假一项入账500多万元。
年过六旬的刘殿林,于2013年出版个人传记《北方狼》,内容涵盖近20年国内职业打假江湖,数十万字的传记据他所说“都是真实的”,传记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狼”。
刘殿林传记叙述,伴随王海的走红,1996年一年时间里,各地的“王海”们不约而同地杀向了商场,疯狂购买假货,高举《消法》第49条据法索赔。当年曾活跃于报端的第一代打假人包括:北京的杨连弟、郑州的刘正军、刘政全兄弟,广州的张磊落,天津的李承吉,南京的吴胜,成都的童宗全,长沙的喻辉,河南新乡的周春海,石家庄的郭振清,福建的丘剑冬……
当“刁民”纷纷纵横江湖时,1954年出生的小商贩刘殿林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思冥想数天,最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打假!
刘殿林起初打假,一直吃窝边草,在老家唐山打了2年假后,发现路越打越窄,一是熟人社会,碍于面子,其次是唐山的假货被他打得也差不多了。1998年,等到刘殿林想另辟蹊径时,放眼神州,不禁震惊地发现,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了成名的打假人在“值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显示全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6/0221/275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