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甘肃 【精准扶贫的甘肃路径】扶贫苦地渐成投资热土
【精准扶贫的甘肃路径】扶贫苦地渐成投资热土
-1-
贫困户在当地政府办理精准扶贫贷款手续 陈斌摄
洮河岸边,安贝源乳业的“万头奶牛产业园”一期已经投产;50公里之外,贫困村的荒山上,返乡商人龚志荣指着新建的大棚,讲述“现代休闲农业百里长廊”的梦想;长征会师之地,养殖龙头企业正在规划一个新的产业格局……在甘肃,精准扶贫政策富集加上市场需求的吸引,很多资本纷纷将投资视线转向昔日的扶贫苦地,成为当地扶贫事业的生力军。
产业转型中贫困地区优势渐显
甘肃省临洮县红旗乡何家湾村小墁坪干旱缺水,当地人多数选择外出务工,数千亩撂荒地已经“沉睡”几十年。
2014年,甘肃安贝源乳业公司投资近6亿元的“万头奶牛产业园”项目却坚定地选择“走进来”。3座宽敞气派的标准化奶牛棚舍和青贮池、干草棚等设施都已建好,3000多头良种奶牛在棚舍中“安了家”。
“选址调研了许多地方,但这里的条件最理想。”产业园负责人童伟说,当地干燥、封闭等看似贫困的成因,恰恰适宜牲畜防疫,周边大面积撂荒地,可以种植玉米,保证饲料的充足供应。
临洮县太石镇三益村的龚志荣既有“安贝源”的眼光,又有一份回乡创业的情怀。2013年,曾在兰州经营20多年蔬菜和餐饮业的龚志荣,被乡亲们推选为村主任,并牵头成立了“跃雅森农庄”合作社。作为土生土长的三益村人,他认为村里土壤洁净,村民擅长种菜,而兰州人对绿色、安全的蔬菜需求极大,周末又缺乏休闲去处,可以把三益村打造成兰州的“菜篮子”和“后花园”。
从去年开始,甘肃省中天羊业公司看中了贫困县在扶贫政策扶持下出现的产业转型升级利好,频频向贫困县“出手”。这家企业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集优质肉羊品种改良、繁育、推广、加工于一体。近日,这家企业将投资目光投向甘肃扶贫大县会宁县。不但如此,他们还主动承担了几百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扶贫改革效应由微而巨
面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财力匮乏的现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甘肃省经过认真研究、精准设计,推出“1+17”扶贫政策,改革与扶贫相关的各方面工作机制,在外力拉动的同时,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
资本大户进军贫困地区,曾有许多顾虑。如一次性投入过大,回报周期长,以及当地产业配套能力低等。以问题为导向,从细节入手,临洮县主动推进26项“微”改革,尤其是通过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等参股到合作社、龙头企业,政府统筹投入的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
在临洮县三益村,“跃雅森农庄”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仅仅一年半,1.2万亩荒山得到彻底改造,动力电、自来水、水泥路陆续上了山。贫困户的扶贫贷款被打包入股合作社。贫困户根据家庭能力,从合作社认领蔬菜大棚及其他项目,只需做好日常管理,其余交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和营销。2014年,在合作社的分红和打工收益让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多元。
“120多贫困户彻底告别了行路难、吃水难,1000个现代农业大棚建起来,实现了传统扶贫6年才能达到的效果。”临洮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说。
同样得益于改革,天水市清水县将给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政策“转移”到龙头企业,既推动了企业的落地,也通过企业拉动的方式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
这些改革看似切口很小,但效果由微而巨,唤醒了“沉睡”的资源、闲置的资产,既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扶贫领域的门槛,又分散了农户经营的风险,而且使贫困户享受到资源和政策收益,并在自觉融入大市场、大生产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先富带后富成为现实。
惠民生扩需求补短板促发展
在甘肃省新一轮精准扶贫中,水、电、路、房等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成为政府扶持解决的重点,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的贫困户,释放出的需求也吸引了有眼光的企业。
“这是我们新研发的‘节水型高压厕所’,不仅方便耐用,还比土埋法节省了一半的资金。”在临洮科技产业园顾地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展品间里,项目负责人说,这一产品就是公司专门针对“农村改厕工程”研发的。
随着自来水入户,改厕成为趋势。“未来贫困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改厕需求,政府又支持这样的公共项目,目前已有四五个县的负责人前来洽谈合作。”而这仅仅是扶贫给顾地公司带来的研发灵感之一。
武威市天祝天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福建客商投资的大型海鲜菇工厂化生产企业,总投资1.4亿元。企业负责人曾宝成告诉记者,之所以来当地投资建厂,一是看中了当地蘑菇种植的自然环境,二是受到当地土地流转等扶贫政策的吸引。同时随着小城镇的建设,当地的消费市场也非常可观。(半月谈记者 姜伟超)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1201/225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