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北京 媒体:北京雪景若只在故宫 城市文化符号太单一
媒体:北京雪景若只在故宫 城市文化符号太单一
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发布的故宫雪景。 本文图片均来自故宫博物馆微博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场大雪为北京换上晶莹冬装。“到故宫拍雪景”,也成了这个周末游客挤爆故宫的理由。热闹之余,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拍雪景非要去故宫呢?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刊文《城市应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文章认为,如果一座现代城市,总是只有那么几个简单符号来支撑自己的文化脸面,在城市文化方面恐怕很难算是成功。
文章指出,现代城市的建筑语言多是生硬而冰冷的,事实上,现代城市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能够实现城市和人之间温情的对话。
以下为全文: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场大雪为北京换上晶莹冬装。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布的一组雪景,被网友刷屏,直赞为“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美得这么安静”。而“到故宫拍雪景”,也成了这个周末游客挤爆故宫的理由。
热闹之余,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拍雪景非要去故宫呢?言下之意是,在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其他地方为何就拍不出雪天景致?人们当然可以说,在故宫、长城或者胡同、四合院这样的地方,更容易捕捉到北京这座文化之都的古典韵味。然而,如果一座现代城市,总是只有那么几个简单符号来支撑自己的文化脸面,在城市文化方面恐怕很难算是成功。同理,这亘古不变的大雪,激发过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勃鲁盖尔《雪中猎人》等传世名作的自然景致,如果仅在微信朋友圈留下几张照片与点赞,现代人又如何以文化创造者自居?
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文化城市,城与人、城市与自然应该有怎样的文化联系,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话题。某种意义上,现代城市是对自然的克服。有人说,在城市实现电气化之后,昼与夜的区隔就被打破了。明亮的灯光刺破了夜的帷幕,也稀释了孩子们对夜晚的想象,那些借由夜幕而出没的古老传说,被驱赶到了卧室的暗角。同样,摩天大楼、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也冲淡了城市的自然四季。于是,在模糊了自然之维的现代都市、界面昏暗的水泥丛林,一场大雪重新激活了人们对季节与自然的感受,也激发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思考。
城市,应该让人感受到光阴与四季。这也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很多城市建设者都在反思的问题。致力于营造宜居城市的设计者们,也试图让城市有更多的角落来盛放和接纳自然景观。有人曾总结了北京“最浪漫”的几条道路,如地坛公园北门内、钓鱼台国宾馆墙外、东直门外使馆区,因为这几条道路的两侧,都有银杏树。每到秋天,黄灿灿的银杏叶铺满枝头、撒满路面,让人有“落叶满长安”的金秋之感。而这种季节带来的变化,在高楼林立的CBD则很难感受到。因此,很多城市设计者逐渐认识到,“城市绿化”不仅仅是让城市“绿”起来,不是要种植多少名贵植被,而是要恢复城市与自然的联系,让城市能感受到自然的呼吸、光阴的变化。
同样的道理,现代城市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能够实现城市和人之间温情的对话。有人说,现代城市的建筑语言多是生硬而冰冷的,比如那些画在地上的交通符号、摆在路口的水泥路桩,明确但了无生趣,面无表情地对行人和车辆发出指令。更不必说那些冰冷的禁止标志、粗暴的隔离设施。而大多数城市设计者都忘记了,中国建筑也是一套讲究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意义系统和文化载体,像苏州园林,讲究的是“步移景异”“象天法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何设计我们的城市,使它更加环保便利,同时又有着自己的文化气质,应该是未来城市设计的方向。
一场大雪,已经迅速融化在沸腾的城市大地上,正如法国大诗人维庸的名句:去年之雪,而今安在?而一场大雪引发的城市文化话题,却有待人们继续思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1124/217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