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首页教育 业内人士谈青少年校园体育师资之困

业内人士谈青少年校园体育师资之困

首届青运会正在福州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记者在赛场内外采访的多位体育界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校园体育师资人才培养面临不少“尴尬”,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的今天,优秀体育教学人才仍然是凤毛麟角。

“即使在浙江这样的游泳大省,也很少有学校有专门教游泳的体育老师,因此培养游泳苗子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身上。”在青运会游泳赛场,叶诗文的启蒙教练、如今在杭州一家游泳健身中心担任总教练的魏巍说。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学院副院长方千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们对校园体育价值理解的误区及升学导向导致体育师资不足,是最终造成校园体育发展“尴尬”的主因。

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全国体育教师缺编30万人。“并非学体育的毕业生少,每年师范类体育系毕业生都很多,但他们都很难进入学校任职。”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说,体育系学生专业课成绩突出,文化课相对较弱,但他们考教师资格时,文化课考试和其他学科教师是一张卷子,也要考心理学和教育学,这对体育老师来说,就很吃亏:“实际上我们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这些退役运动员按照国家要求参加统一考试,教师资格证都很难通过。”

记者在福建不少中小学校调研时还发现,体育老师职业认同感不高,经常被误解,教学研讨活动少等现象也成为制约优秀体育教学人才涌现的因素。

“社会上很多说法看起来好像约定俗成,其实包含着对体育教育的不正确认识,比如有人写错了字,就会被开涮‘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如果有人算术不过关,也会被嘲笑‘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这种玩笑在我们听来总觉得有些不是滋味。”福州某小学的体育教师郑良忠显得有些委屈:“行行出状元,体育老师这个职业其实想要做出彩是很难的,一旦做出彩了,对于学生的好处会持续一生。”

北京教育学院一项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771名体育教师进行的工作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9%的体育教师表示一天工作时间在8至10小时,课程负担并不轻松。

然而,这样的辛苦有时不能完全得到肯定,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学校普遍向文化课教师倾斜,而体育教师则更多地在“义务”劳动。浙江省德清县市新市镇小学体育教师孔鑫火说,每周都要上20多节体育课,除此之外,每天他很早就要去学校带训练队,大课间活动时间也要到位。“这些都是每天必做的事情,牵扯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在绩效考核时是不被计算在内的。”

相较于体力上的付出,体育教师们更大的苦闷在于工作价值得不到认可。据报道,杭州市西湖区某学校任命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竟遭到22名家长联名反对,理由是“影响学习成绩”——最终,偏见导致这位体育老师无奈“下课”。

体育老师同其他学科老师一样,面临竞赛排名、职称评定、科研任务的压力,但是不利的评价机制、超负荷的工作量却让他们中的很多人有苦难言。数据显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教学的并不多,在很多地区尚不足三成。

在校园体育人才培养方面,体育老师并不能完全代替专业教练的作用。“按照教育部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体育老师的主要职责还是按照课程训练教学为主,真正连接校园体育和竞技体育还是得走体教结合的路子。”鲍学军说。

皮划艇前世界冠军许亚萍退役之后在浙江大学教起了皮划艇课,这也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皮划艇课。尽管还没有培养出专业的运动员,但许亚萍说,未来希望能在校园里培养一批皮划艇发烧友,“到那个时候,离培养奥运选手也就不远了。”(完)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1025/185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