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热点 家长投诉“开学仪式感”贩卖焦虑引发上千评论
家长投诉“开学仪式感”贩卖焦虑引发上千评论
“孩子她妈,是时候出手了!”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呼吁整治“开学仪式感”乱象,不要让老师和家长被所谓的仪式感“绑架”。她还晒出了自己向有关部门发帖投诉的内容,得到很多网友的肯定和支持。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发现,近年来有关“开学仪式感”的争议一直不断,支持者认为这样的仪式感让同学们充满元气,以更积极的状态进入新学期,反对者则认为这属于形式大于内容,增加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那么,对于越来越泛滥的“开学仪式感”,我们到底应该持什么态度?
现象:家长发帖吐槽引共鸣
19日,发帖人张女士(化名)在某社交平台以“孩子她妈,是时候出手了”为题,介绍了自己对“开学仪式感”的看法,“又准备开学了,你家孩子班里要买开学礼物了吗?要准备气球彩带蝴蝶结了吗?不知情的还以为孩子要去参加派对呢!社交媒体里各种开学仪式感让你感到焦虑了吗?姐妹们出手吧!不要让老师和家长们再被所谓的仪式感绑架,被社交平台pua贩卖焦虑。让老师回到正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中!让孩子回到纯粹朴素的知识海洋里!让家长们减轻育儿压力!”
▲琳琅满目的开学仪式感礼品。
张女士还晒出了自己向相关部门投诉的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区不少大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在每个学期开学时费尽心思折腾‘仪式感’,这些‘仪式感’通常是在班级教室用气球、彩带、拉花、彩印KT版等一次性用品进行装饰,再搭配一些小零食进行布置。孩子开学第一天来到教室就像来到派对现场一样,看着花里胡哨的装饰吃着零食,桌上放的新课本基本不看,心思都不在学习上,更别说谈论新学期新目标了。这些装饰用品用完一次就丢弃,浪费钱又污染环境。”
这条帖子发布后,很快引发了网友的围观,不少家长纷纷加入发表看法,评论超过了1300条,“怒赞,受够这些花里胡哨的仪式了”“一年级新生入学搞个仪式可以理解,其它年级真没必要”“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少搞,让学校回归教学本质”……
▲还有班级制作了类似热门景点的招牌。
记者搜索发现,除了比较常规的迎新仪式,有的学校“开学仪式感”用到的道具越来越多——河北保定某小学,孩子们穿过拱门、敲击准备好的鼓,寓意“一鸣惊人”;走过写满老师祝福语的通道,桌子上放着寓意“心想事成”的橙子、“平平安安”的苹果,以及“聪明伶俐”的大葱;再从老师手中领取寓意“越来越棒”的棒棒糖。福建福州,一学校在开学首日请了校外舞龙团队,为每个班级表演舞龙。浙江杭州,一学校校长为了迎接开学,把自己打扮成神仙爷爷站在门口迎接学生……
家长解释:你不搞别人搞,太内卷
“开学仪式感”怎么泛滥成灾的?有网友进行了总结,“首先,部分家长攀比心理较重,追求所谓的仪式感;其次,有些学校和老师注重这样的面子工程,还将类似活动发在学校公众号或者短视频平台、美篇等社交平台上,增加美誉度。另外,不少商家也借此机会营销,贩卖焦虑以销售商品。”
对此,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了几名中小学生家长,咨询他们对“开学仪式感”的看法。尚先生(化名)的孩子即将进入三年级,他本人也是班级家委会成员之一,据他介绍,孩子所在班级比较注重“仪式感”,除了新学期开学,像儿童节、国庆节、元旦节等节日,老师也会组织家委会成员和孩子装扮教室,“没办法,我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仪式感,但老师说其它班上都在搞,我们如果不参与,感觉就被‘比下去了’,所以被迫也要搞,太卷了。”
▲网友发帖吐槽“开学仪式感”。
尚先生介绍,家委会中的成员分为策划、采购、班费管理等不同职能,像“开学仪式感”这样的活动,一般家委会成员会和老师提前进行讨论,做出相关策划书,确立主题和细节后,大家各司其职,有的网购相关材料,有的前往教室将气球、欢迎标语、花束、课本等准备好,有的负责画黑板报……“确实很费力气,我记得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有次迎新年的活动,我们几个家长从周末中午开始,一直弄到晚上差不多10点才结束。期间老师觉得旁边班级的布置更好看,我们又出校门去文具店买了些红灯笼、丝带等装饰物,重新进行了补救,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至于具体费用,尚先生介绍,一次活动一般在六、七百元左右,都是从班费里支出。
谢女士(化名)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即将就读五年级,小女儿则是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她看来,仪式感还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刚进入小学的小朋友,在精心布置的教室内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领取包装精美的书本和欢迎礼品,肯定是很快乐的一次经历,可以让他们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感觉自己被学校和老师重视,从而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培养集体意识。”不过谢女士也表示,越到高年级,对于仪式感的重视程度就会下降,“越到高年级,老师和家长就越看重孩子的成绩。所以我个人建议是,低年级可以多一点这样的仪式感,到了高年级,就应该更重视学习本身。”
▲不少自称老师的网友留言表示支持。
相比前面两名家长,黄先生(化名)明确表示了反对。黄先生表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但近年来被“开学仪式感”等裹挟,不仅老师、家长们被“绑架”,就连孩子之间也隐约有了攀比之风,“如果一味追求用金钱堆砌的仪式感,到处可见气球、彩带、零食、玩具,把校园整得像个游乐园,孩子们还有多少心思用在学习上呢?”
老师看法:适当就好,不要太过
在张女士的帖子下面,不少自称老师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也希望能取消这样的“开学仪式感”,“我是老师,真的极其反感这种开学仪式感!我只想在教学上用心,不想自己掏腰包,更不想家长掏腰包。对学生来说,打扫下卫生,领新书就是新学期的仪式!”还有网友留言表示:“作为一名德育主任,我觉得最好的开学仪式感就是孩子们一起分配任务,打扫教室,然后搬书发书包书皮写名字整理抽屉!那种把教室打扫得一干二净的成就感,那种拿到书迫不及待翻开的新鲜感,是那些气球、零食、丝带无法比拟的!”
对于“开学仪式感”一事,记者采访了数位小学老师。某公立小学的六年级班主任表示:“我觉得适当的仪式感还是可以,但不要太过,以免喧宾夺主,简单有意义才是王道。”另外一名在某民办学校担任班主任的老师也持相同意见,“过于重视所谓的仪式感,会让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很累,但像新生入学、儿童节等情况,完全不搞庆祝仪式也不妥。我的看法是,重大节日可以搞,但不要太夸张。”
▲某电商平台,有关“开学仪式感”的商品销量很高。
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除了老师和家长的“内卷”,学校方面过于重视,也是导致“开学仪式感”泛滥的原因之一,“现在很多小学班级都建有微信公众号,将平时活动的精彩图片、视频发到上面。除了给家长观看,学校方面也会进行选择,发到官方的公众号或者其他社交账号,加强对学校的宣传。像新学期开学这样的‘大事’,肯定是少不了的。除了布置教室,还得在公众号上发表精美文章。老师一个人肯定是完成不了,只能找家委会成员帮忙,这也增加了老师和家长的工作量。”
今年2月,中国教育报曾刊发“不宜过度追求开学仪式感”的评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脱离了育人的初心,纷乱的形式很可能就沦为形式主义。开学仪式当然应该指向立德树人,如果只是为了博眼球、求出位,搞成脑洞大赛或者创意比拼,就脱离了开学的本意、教育的坐标。有些开学仪式,一看就是花费不菲,不管埋单的是谁,如果不加节制,很容易在舆情传播中刮起攀比之风。另外,开学仪式本来就是让孩子们去感受、去参与的,生本取向是基本原则。有些开学仪式成了大人们的狂欢,孩子反而跟着受累,实在不可取。”
▲用来布置教室的商品售价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还有网友认为,“开学仪式感”受到追捧,还和商家的推波助澜分不开——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关键词“开学仪式感”发现,会自动跳出来“开学仪式感布置”“开学仪式感气球”“开学仪式感风车”等商品。以“布xx旗舰店”为例,“气球+支撑杆”的组合就颇受欢迎,近期销量3000+,价格从16.9到49.9元不等。客服表示,每当新学期开始前,这些用来布置教室的商品销量就会增加不少。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不少商家账号也在推广自家产品,早在这个月初,“新x定制礼品”等账号就已经发布相关视频,并配以“我不允许我的孩子,羡慕别的小朋友”等文字,吸引老师和家长购买。然而在这些视频下面,就有家长留言表示反对,“求求你们,别制造焦虑了!”
责任编辑:赵安生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23/0826/1810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