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幸福天水 咀儿村:小杂粮迎“春天”
咀儿村:小杂粮迎“春天”
新天水记者王雪梅
小杂粮能有多大商机?可能多数人对小杂粮不屑一顾,但武山县四门镇咀儿村党支部书记汪贵义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的带领下,一颗颗小米、豌豆等杂粮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4月22日,记者在咀儿村的杂粮加工坊看到,工人正忙着筛选、研磨、装袋,杂粮被碾碎的声音不绝于耳,阵阵粮食的清香扑鼻而来。
咀儿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以前由于村民缺资金、少技术等原因导致发展步伐一直较为缓慢,是四门镇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咀儿村紧紧围绕发展产业致富核心,有效激活发展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创新,大胆突破实践,形成了多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杂粮加工坊便是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思路建设而成。
“杂粮是家乡的特产,可是藏在深山人不识。如何才能让特产走出大山,为乡亲们增收致富助力?”善于思考的汪贵义从中发现了商机,他说,村里利用中央三部委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修建了小杂粮加工作坊、养殖鸡场等。
为了继续完善菜、粮、油两年三熟“西梁种植”模式,咀儿村村两委勤学技术,大力推广全地膜双垄沟播种、间套复种、轮作倒茬技术,让大荞、小荞、豌豆等粮食作物“跑步上山”,形成以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格局。
“现在我们的杂粮面销售得很火,还带动村民种植扁豆、荞麦、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杂粮加工坊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村民汪池应说,村里的杂粮安全绿色,没有任何添加剂,完整地保留了粮食本身的醇香与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
如今,随着“养生”概念深入人心,杂粮早已不是曾经的“糊口粮”,摇身一变成了健康生活保健品,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咀儿村紧跟市场潮流,转思路、调结构,大力发展小杂粮加工特色产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纯天然绿色食品的同时,也鼓起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
村民陈福富长期在杂粮加工坊务工,去年领了14000元工资。“我家里有6口人,儿子在外务工,儿媳看孩子,我和老伴在村里边务工边种地,我还是村里的护林员,不用出村一年就能收入4万元。”
据了解,今年四门镇在常湾村、咀儿村利用荒地和村集体土地建成占地4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形成了一季两熟的格局,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给杂粮加工坊提供了丰富原料,让小杂粮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23/0425/1764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