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城市甘肃 【甘快看】树莓产业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甘快看】树莓产业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近年来,临夏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三农”工作为总抓手,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胆尝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让树莓产业园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

科技型现代产业园

“树莓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水果,还能高效利用,延伸产业链,于是我们就建起了这家科技型的产业园 。”临夏市山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园牧歌说。

田园牧歌所说的科技型产业园,是临夏市依托政策支持,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的高科技树莓产业园——河州红树莓基地。

该基地位于临夏市折桥镇大庄村,由临夏市山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集智慧农业、观赏、采摘体验、育苗、冷链仓储、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基地计划总投资3.48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450亩,完成投资1.7亿元。目前已建成400亩的露天种植区、30亩的现代化智能联栋温室区及冷链等配套附属设施区。

“现代化智能联栋温室区是基地核心区域,采用现代化技术,建设智能联栋玻璃温室,安装水肥一体化、温度(湿度)智能化控制等智慧农业系统。”临夏市农技服务中心研究员金玉刚说,同时配套建设集智能控制、大数据展示、实时监控为一体的现代化控制展示厅,先后引进秋萍、托拉米、红钻、新星、米克等优势品种的树莓根苗、组培苗150万株。

田园牧歌介绍,在技术方面,基地聘请全国知名树莓专家、沈阳农业大学树莓课题组负责人代汉萍副教授,为项目建设及后期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助力树莓基地高标准建设、专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低产田变成高产田

临夏市鉴于地域狭小、耕地有限、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禀赋不足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优质城郊农业,致力于走出一条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过去,一亩地种植小麦能打六七百斤,最多收入也不过1000元。”金玉刚说,现在公司流转土地,一亩地一年支付农民土地流转费1500元,仅此一项,也比种植小麦强。同时农民在基地务工还有收入。

52岁的大庄村村民何万芬在树莓基地务工已半年。她说,一个月工资有3000元,干得好,还有绩效提成。

对于种植树莓的收益,田园牧歌介绍,从去年种植情况来看,高科技种植树莓,亩产按收购价,一亩在3至4万元之间,还不算树莓加工成啤酒、饮料等高附加值收入。

据了解,该基地用工全部来自大庄村村民,年支付用工工资将近百万元。

田园牧歌望着玻璃温室大棚内红彤彤的红树莓满意地说:“从现在来看,这条路走对了,今年收了100吨冻果,待加工成树莓啤酒,产值可达1680万元。”

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次尝试,让临夏市尝到了高科技现代农业带来的益处。

“树莓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的运营模式,使农业的发展质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将单一的农业产业发展成合作共赢的联合大产业。”临夏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在这种模式下,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合作社负责雇佣当地农户,做好树莓的种植采摘、日常养护工作;树莓深加工由济南市一家企业加工生产;产品加工由齐鲁工业大学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基地在做大做强现代化农业的同时,不但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搞活了乡村旅游产业。”临夏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焦世明说,基地为300多名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3000余元,为大庄村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

目前,临夏市树莓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除了折桥镇河州红树莓种植基地,还拥有枹罕镇600亩良生树莓种植基地。全市树莓基地高标准建设、专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迈上了新台阶。

下一步,临夏市将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探索树莓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有效途径,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在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图片由临夏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22/1114/1616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