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首页关注 争议水滴筹:中介最多抽走7成爱心款?平台做公益还是生意?

争议水滴筹:中介最多抽走7成爱心款?平台做公益还是生意?

争议水滴筹:中介最多抽走7成爱心款?平台做公益还是生意?   

真实性和透明性是大病筹款平台立足之根,水滴筹从2016年诞生之时起就饱受争议,近日又因“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70%”冲上热搜。8月21日,水滴筹发布公开声明进行回应。声明指出,所谓筹款中介是由部分恶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为筹款人提供不正当筹款方式的服务。任何高于筹款额3.6%的费用都不是平台(水滴筹及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

公司声明

随后,水滴公司CEO沈鹏转发了该声明,表示所谓的筹款中介非水滴筹行为,水滴筹对此类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抵制和打击。

“职业筹款推广人”最多抽走7成爱心款 如何监管?

6月底,一篇名为《大病筹款灰色链条:“职业筹款推广人”最多抽走7成爱心款》的调查报道揭露了依附于大病筹款行业的灰色链条。

据报道,在微信群或朋友圈总会遇到一些筹款链接,那么,这些帮助患者家庭转发筹款链接的人是什么来头?是善心人士,还是骗子?

有过大病筹款经历的殷先生告诉《中国慈善家》,他发起的筹款链接中,病历单上有联系方式,所以就接到过很多专业推广人员打来的电话,表示可以帮助他进行推广。对方还说,能保证每天1千元以上的筹款效果,筹款成功后,要将一半的钱作为“服务费”分给推广人。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购物平台和社交平台上,都有大病众筹“职业推广人”的存在,他们抽成低则50%,最高达到了70%,有些“筹款推广人”甚至要求,在筹款链接中填写其提供的收款账户。

“虽然我自己发起的筹款效果很不好,但我还是没有答应他们。我觉得这些人非常可恶,大病家庭已经很可怜了,还被他们当成挣钱的工具。虽然对我们来说,(筹款)没有成本,但是大家的爱心成本很高,答应他们感觉是合伙欺骗大家的爱心。”殷先生说。

记者以求助人身份登陆某平台,一位网名为“爱心公益链接”的职业筹款推广人称,其拥有专门负责群推广的推手资料,每天会给病患进行水滴筹、轻松筹、安心筹链接推广,安排的推手每日的“业绩”约在1000元至3000元左右。如果日筹款低于300元,推广者不抽取分成;如果高于300元,则四六分成,“你四我六”。

“实话给你讲,现在的公益链接推广的效果不比去年了,你自己推广没有渠道,而且链接也是搁置着,我能保证的就是一天不低于500元的量,低于500不用给我钱。”这位推广人告诉《中国慈善家》,筹款平台不一样,推广人的分成比例也会有所差异,“轻松筹是62%,安心筹67%……”

记者提出这样的抽成比例太高了,对方回复说:“我们也是有成本的,低于这个,找不到推手,不愿意接单的。”合作在线上进行,不签任何协议,没有约束,每天下午3点按照筹款额度进行结算。

根据水滴筹8月21日发布的公开声明显示,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和打击,水滴筹风控团队已经能够有效识别筹款中介参与的筹款项目,一经查实将停止该筹款项目,阻断其继续传播。

而据水滴筹提供的会议速记,公司风控监察负责人郭南洋在8月10日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

其表示,今年3月,水滴筹平台的恶意推广行为达到高峰,平台内部的风控治理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的过程,即从最初的人工管控,到建立恶意推广行为的识别模型,通过线上、线下核查,完善了风控监测和处理流程。

从技术上看,这一风控模式基于平台过去六年的数据,一方面对正常筹款者的行为路径和每一类疾病发起后的转发数量、趋势进行汇总,另一方面对去年底到今年3月份发生的恶意推广案例进行跟踪拆解,最终依托AI(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手段构建而成。

据郭南洋介绍,该模型于今年3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目前24小时监控、运转,是水滴筹的第一道数字防线;对于模型监测到存在恶意推广嫌疑的筹款项目,平台会通过向医院和筹款用户核实,进行第二、三次验证判断。

对于恶意筹款人,水滴筹平台会将其纳入黑名单;对于参与案例转发的恶意推广人,平台则会限制其在平台上的访问、转发和证实权限。

黑中介大赚 那这个曾“0收费”的平台如何维持生计呢?

据每日经济新闻去年4月份报道,水滴公司目前最广为人知的平台应该就是水滴筹,但这家曾经自称“0手续费”的医疗众筹平台并不是水滴公司的赚钱主力。

根据招股书,水滴的主要业务包括三方面:保险商城、医疗众筹和互助业务。不过,水滴表示,目前,其医疗众筹平台未产生任何收入。而就该公司近几年营业净收入情况来看,其保险经纪收入(包括长期险和短期险)的占比由2018年的51.3%增至2020年末的89.1%。

也就是说水滴公司近9成营收都是靠保险经纪业务。

就保费情况来看,水滴在2020年实现超过144亿元的首年保费。截至2020年末,水滴累计服务的保险用户数量约为7940万人,累计付费保单数达到3070万张。水滴旗下互联网保险平台水滴保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了9.73亿元、66.68亿元和144.26亿元的首年保费收入,带给水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1.22亿元、13.08亿元和26.95亿元。

2021年一季度,水滴公司通过水滴保产生的首年保费达到了44.69亿元,环比增长14.4%,同比增长42.7%。

招股书显示,水滴长险发展迅猛,2020年长险首年保费(FYP)为25.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6%。长险产品佣金占比已从2018年的1%提升至24%,受此影响,单用户贡献的首年保费(FYP)从2018年的590.1元增加到2019年的859.1元,2020年进一步增加到1143.2元。

招股书显示,水滴筹将大量的流量引向水滴保险商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通过水滴保险商城获得的首年保费中,有约46.5%、23.0%和13.0%是来自于水滴筹的流量。

但同时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水滴筹带来的流量减少,水滴也在不断加强与其他第三方业务渠道的合作,自然流量和重复购买的流量占比也在2020年末达到38.5%。

招股书显示,水滴公司在研发上持续投入,从2018年的6920万增长到2019年的2.15亿到2020年的2.44亿,占净收入的8.1%比例。据招股书,目前水滴保已经完成了承保核保、续费续保、退费退保以及保全服务的智能线上化,并且实现率接近100%,实现用户全链条自助式服务,进而也推动了保险行业标准化。水滴也向合作的保险公司和机构提供保险科技解决方案,这一块也是公司收入来源之一,2018、2019、2020的技术服务收入分别是5909万元、5171万元和1.94亿元,收入占比6.4%。

4月份开始“水滴筹们”不再免费 公益终究成为生意?

就在今年上半年,曾借助免服务费模式俘获大量用户的互联网筹款平台水滴筹,已告别免费时代。4月7日起,水滴筹已在全国统一实行收费政策,筹款方将被平台抽取3.6%的手续费,其中3%是平台服务费,单个筹款项目最高不超5000元,而0.6%则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通道费用。

水滴筹方面表示:“收取服务费是为了维持平台日常运营和用户服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财务方面的困境可能是水滴筹破除上线五年来一直秉持的0服务费准则的重要原因。2021年,水滴公司在美股上市,财报显示,2018-2021年,公司净亏损逐级递增,分别为2.09亿元、3.22亿元、6.64亿元和15.74亿元。截至2022年4月22日,公司股价较发行价已跌去近九成。

值得一提的是,连亏背后是水滴公司口碑下降后斥巨资进行营销的事实,这个原本以慈善为初衷而设立的项目,在一系列负面事件造成的连锁反应下,出现巨额亏损。

2018年,有媒体实测发现,即使用虚假诊断证明及住院证明,也可轻易通过水滴筹平台的身份证明审核、医疗证明审核,成功对外发起筹款求助。

2019年,梨视频发布了一则《卧底水滴筹:医院扫楼,筹款每单提成》视频揭露,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派驻地推人员,这些地推会以“志愿者”为名,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模板化撰写求助人故事,且对其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公司还对这些地推人员实行绩效考核,每月至少35单,每单提成80元到150元。

同样是2019年,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溢血,其妻子遂在水滴筹上众筹100万。然而在北京有一辆车、两套房产和医保的吴鹤臣,却在众筹时勾选了“贫困户”标签。该事件引发热议后,水滴筹一度将该项目关闭。

事实上,时至今日仍有用户举报类似现象。

6月15日,水滴公司发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水滴公司的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今年一季度末累计的捐款用户超过4亿,累计为近250万大病患者筹集约509亿元。今年4月,水滴筹试运行根据筹款金额收取3%服务费,预计下一个季度财报中会披露服务费收入。

有分析认为,水滴筹等公益形象深入人心,收费后,可能会造成社会评价降低,影响公众参与的热情,进而拖累保险类业务。但如果用户能够顺利接受,则今后这些平台将可以更健康的运营。因此,接下来公众接受度对水滴筹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22/0822/1556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