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七彩秦州图说秦州 秦州那么美 我们去看看!(天之水网)
秦州那么美 我们去看看!(天之水网)
秦州那么美 我们去看看!
秦州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是华夏第一祭祖圣地,有“羲皇故里”之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遗址和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造就了秦州兼具“北雄南秀”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商贸发达。
(秦州欢迎您)
古往今来,以一街、两山、水韵、古树为主体组成的秦州区旅游画卷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众多的仰韶、先秦、三国古文化遗址和赵、钱、李姓氏文化更呈现出秦州文化的多元和久远性。秦州更是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属大陆性半高寒半温润气候,海拔1130--2700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气温10.72℃,森林覆盖率为44.16%,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是生态旅游度假的理想胜地。
全区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处,星级宾馆(饭店)17家,旅行社及其门市24家,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户近60户。辖区内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旅游行、游、食、住、购、娱六大要素日臻完善,产业规模和行业素质日益提高。今后,秦州区旅游业将紧紧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以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核心,坚持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天水黄金段历史文化名城,积极承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任务,突出“羲皇故里”、“秦州古韵”、“陇上江南”三大品牌,以始祖文化为内涵,以古城风韵为载体,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休闲度假旅游为突破口,以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为着力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提升旅游产业要素,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塑造旅游城市形象,力争将秦州打造成为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生态宜居于一体,历史文化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民俗风情浓郁,西北一流,全国知名的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伏羲庙
伏羲庙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地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自古以来,南北风情、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流荟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伏羲庙,明清以来,一直是全国性的伏羲祭祀中心,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其古老典雅的公祭仪式,已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成宗铁木尔,诣令全国各州、县,务必修建 "三皇"庙,以通祀之。当时,天水市作为秦州府治,又是成纪县地,即伏羲故里,因之,这里的"三皇"庙也便修得特别讲究。此庙就是如今伏羲庙的前身。此庙从建成到元朝覆亡,虽然只有六十多年光景,可是由于政局动荡,各方均受牵连,文化、宗教、教育等诸业日趋萧条;因之,到明代初期,天水"三皇"庙已倾倒坍塌,不成样子了。直到明代中叶,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在秦州指挥"明威将军"尹凤的倡导组织下,才在原"三皇"庙的基础上,重新起造庙宇,始称"伏羲庙",延续至今,已近五个世纪了。据记载,伏羲庙起初并不很大。自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起,巡茶御史陈讲,用了三年时间进一步开拓修缮,为伏羲庙的规模和布局奠定了基础。近五百年来,又先后历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嘉庆十一年 (公元1806年)、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屡次扩建、维修,才成如今这样整肃宏伟、远近闻名的古建筑群。伏羲庙,坐北向南,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
在天水,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诞辰,按照传统人们要到伏羲庙 “朝人宗”,这便是伏羲庙庙会,隆重而盛大。每年这一天,天水人都要祭祀人文始祖伏羲,仰望“人祖”朴实、憨厚、慈祥的面容,追思华夏民族遥远辉煌的历史,怀念人文始祖肇启中华文明的丰功伟绩,缅怀始祖恩泽,弘扬伏羲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人们抚摸、辨识着年代久远的碑文,观赏着笔精墨妙的书画作品,受到了一次极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玉泉观
玉泉观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天靖山脚下, 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 观因玉泉而得名,以“玉泉仙洞”的美誉而荣列秦州十景,玉泉观创建于唐代,始称“北山观”,宋代改称“天庆观”、“玉泉观”,宋末时遭毁。元代初期重修,历元、明、清、三代的扩建重修,鼎盛时拥有建筑90余座,为一处庞大的道教宫观古建筑群落。 建筑布局以道教规制分布,在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上坐落着宏伟的玉皇殿、三清殿、牌楼等七大建筑。在东、西、南的岗峦、土阜、山坳里坐落着规模较大的祭祠、庙堂、泉亭和碑廊等。在现存的60余座建筑中,有明代建筑5座,其余均为清代各时期的建筑。
观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 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每年旧历正月初九,是玉泉观庙会,当地人称为“朝观”,时值春早人闲,热闹非凡。2006年05月25日,玉泉观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玉泉观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古建筑群落,深厚的文化内涵,珍贵的文物碑石,清幽的自然环境而被誉为“陇东南第一名观”。
玉泉观的建筑艺术风格,是在继承传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地方建筑特色,引起了甘肃省内和国内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共认其规模和完整性为国内罕见。观内珍存历代碑石47方,石碣11方,砖雕34方,其中元代碑石5方,石碣11方,砖雕34方;明代碑石9方,其余均为清代各时期碑石。在众多碑石中,尤以元代镌刻的四面道流碑最为珍贵,其字迹清楚,记述内容完整,被文物专家誉为“国家”碑石。 此外,元代大书法家赵孟俯四方草书诗碑亦为罕见碑石。观内古柏苍劲。现有古树50株,属于一级保护的有21株。其中树龄在1000至1500年的7株,500年至900年的20株,其余均为500年以内。玉泉“辫柏”最为奇艳,该树悬根露爪,根茎交织,形如女子发辫,古名“辫柏”曾被国家古树专家誉为“全国之最”。
南郭寺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 南郭寺为陇右第一名刹,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郭寺在唐代已具相当规模。内有天王殿、钟鼓楼、禅林院、关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建筑名胜,另有"唐槐汉柏",黛色参天,虬枝冲霄。
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一首传神入化,故此,古往今来,更加引起人们对它的游兴和向往。其东侧山势险要处,建有观景亭,游人登高远眺,天水市全景尽收眼底。此外,南郭寺背负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范围内唯一的天然白杨林,郁郁葱葱,为寺院增添了绿色和生机。
后街清真寺
后街清真寺是甘肃省天水市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元至正(1341—1368年)年间,占地面积1730.93平方米,寺庙整体建筑为,殿内古朴典雅,肃穆庄严。 后街清真寺是中国伊斯兰教西北地区著名清真寺之一,该寺历史上地理位置因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城西关东北角,故又称西关清真寺。寺北原毗邻天水旧城墙北垣,城墙拆毁后,始临今人民路。1970年代因清真寺正门改在后街澄源巷,后通称后街清真寺。
旧《天水县志》记载,后街清真寺“创自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其殿五楹,琉璃碧瓦,丹楹刻桷。 1986年,天水穆斯林群众捐资兴建了该寺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东楼二层十八间,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二楼为教长室、学生宿舍和教室,一楼为水房子和殡仪室。 1993年又建起二层南楼,上下十二间,250平方米。楼上为妇女礼拜殿、寺管会办公室,楼下为厨房。 2001年北外环路拓宽,原寺门被拆,在原方位新修了砖雕大门,简朴大方。 2003年7月5日,后街清真寺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后街清真寺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
天水文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中华西路,坐北朝南,为当地民众祭祀孔子的祠庙,1985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天水县志》记载,文庙据传为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建。明、清两代修葺次数频繁,明洪武初曾重建,宣德时知州李享,嘉靖七年(公元1531年)知州王卿等又先后营工重修。后经清康熙、乾隆、咸丰、光绪及民国十四年(1925年)共八次重修,其庙制益臻宏伟完善。此时庙制,县志记载:上为大成殿,左为崇圣宫,月台前左右各有东西庑九间,前为戟门,外为泮池,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再前有棂星门,外为垣,东西各一门,门外东西各建一坊。现庙内建筑除大成殿保存基本完整外,其余建筑多已改换。
纪信祠
纪信祠又称城隍庙,位于天水市大城北街十字路口。纪信生年不详,从他死难的汉王三年推算,它应该是战国末期到西汉早期的人物。大概由于纪信所有的辉煌都定格在了他舍身取义的一瞬,所以关于他的祖籍,自古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四川的西充,山西的洪同,可在陇山之右的甘肃,人们依然相信纪信就是天水人。这样的认识,主要是因为天水城隍庙也就是纪信祠里的古树和壁画,更因为天水百姓很久以来认定纪信本来就是当时的成纪人,也就是现在的天水人。 无论是四川的西充,山西的洪同的还是甘肃的天水,如果说人们对纪信的祖籍还有些争议的话,那么他们关于纪信生命中的辉煌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看法。那就是在汉王朝诞生的前夜,在汉王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久困于荥阳的关头,纪信所表现出的超人的胆略与慷慨赴死的决心。
关于纪信的故事主要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汉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04年,楚汉战争已经入第三个年头。这一年的五月,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城内的刘邦粮草告罄,危在旦夕。这时有人提议让人假冒汉王刘邦出城诈降,而真的汉王则来一招金蝉脱壳,从侧门溜走。就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外貌酷似汉王刘邦的纪信站了出来。史记在记载这一段历史时写道: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于是纪信先放出“城中食尽,汉王降”的风声。然后假充汉王夜出荥阳东门,走向欢呼胜利的楚军大营。与此同时,汉王刘邦则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逃往了成皋。
李广墓
李广墓在天水市区南郊的文山山麓。墓冢高约2米,周长26米,祭庭为3间悬山顶,垣墙大门额题“飞将佳城”。墓碑上镌有蒋中正题字“汉将军李广之墓”七个大字。据考证,此墓是李广的“衣冠冢”。葬宝剑衣物。墓前原有石兽石马,造型生动,故得石马坪之名。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人),生于天水。为西汉名将。
李广墓建于何时,史无记载。这座李广墓是衣冠冢墓,墓地有高达6米的碑塔一座,塔前有祭亭三间,均为三十年代初建造。墓地中央是一高约10米,周长25米左右的半球形坟堆,四周砌以青砖,青草盖顶,庄严肃穆。墓前竖立清乾隆已未年问重建“汉将军李广墓”和蒋中正题“汉将军李广之墓”两块石碑。墓地祭亭门前有两匹汉代石雕骏马,造型粗犷,风格古朴,但现已磨损残缺,略具形式了,石马坪也因此而得名。
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歌颂的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正是秦州人,至今,位于秦州城南石马坪的李广墓还存有汉代石马,清代祭亭,墓碑,蒋中正亲笔题的“汉将军李广墓”等遗迹。
老君庙
在藉河与赤峪河交汇的地方有一座山,叫老君山,山下有一座道教庙院,称老君庙,又名老君观、老子炼丹台、升仙台等。相传,老君当年在此修仙炼丹,将四面的山烧成红色,庙院原与老君传说有关,所以人们又叫赤峪丹灶。老君庙东临赤峪河,背依千条山。春季桃红柳绿,苍山如画;仲夏绿树成荫,蝉鸣莺啼;入秋红叶似火,菊黄稻香;隆冬瑞雪纷飞,寒鸦晚归。是一处绝佳胜境,为古秦州“八景之一”。
老君庙创建时间较早,唐时已有此庙,现存清代残碑1统,石槽1块,古柏2株。相传老君当年在此修行炼丹,为感谢尹喜的帮助,决心把尹喜故里的峰岗变成金山、银山造福当地人民。当他炼至七七四十九天即将开炉时,他喊道:“金山银山变过了没有?”一个顽童喊道:“金山银山,精尻子红山”,顿时,附近的黄土地全变成了红山,老君一番辛苦化为乌有,他非常难过,眼泪滚滚,像河水一样流淌,竟将附近的山峰冲刷成竹笋般的千沟万壑,后来人们就把这片奇特的地貌称为“眼泪罐罐”。
“眼泪罐罐”又叫“天水石林”。系砂砾岩石被雨水长期冲刷而成,石林被群山环抱,为峭崖陡壁所屏障。远看只见一鳞半爪,入内则见石柱、石笋密密层层,岩块石体千姿百态,最高可达二十余米,有的像利剑指向天空,有的似冰柱直插霄汉,有的如同灵动的走兽呼之欲出,使人惊叹自然之造化人神莫测,天公之雕琢鬼斧神工。这些石林,远看如同一幅宋人独特的荷叶皴法所精绘的山水画卷,千年屹立,古趣盎然。若置身其内,曲径幽谷,千姿百态,天如一线,苍岩欲坠,令人蹑步心旋,恰似浏览幻影迷宫。
唐代诗人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的“赤谷西崦人家”一诗对天水石林的险绝奇丽就有记述,诗曰:
跻险不自安,出郊始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源宿。
老君庙呈长方形,建筑多系近代之物。正殿坐西面东,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塑老君像,左右两旁塑太白金星和托塔天王站像。南北偏殿供奉关公、圣母等。老君庙殿宇华丽,装饰考究,塑像逼真。老君银须髯髯,安然而坐。四面有风铃声声,祭火舔舔。丹灶四周,山川相连,峪河缓缓,藉河潺潺。十里长堤上,岸柳放绿。川原阡陌中,果香粮丰。赤峪丹灶,历史悠久。庙院建筑在“文革”时被拆除,从1986年开始,各方筹资恢复修建,重现旧时景观,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每逢农历二月十二日、九月十二日老君庙庙会,前来观戏进香者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炳灵寺
炳灵寺位于甘肃天水市城南十公里处的秦州西南部武曲河谷,傍天江公路,依山而建,为藏传密宗黄教寺院。
炳灵寺初建于元代,期间岁月流逝,社稷废兴,初时烟火已散,早间信士缘疏,塔院毁于风雨久矣。然佛种不失,菩提本在,岂因数百年之沉沦与众生相绝哉?是以公元一九九三年,有僧名信念,自五台来秦州,认定宗旨,始筹资重建焉。今已规模颇具,引人入胜。寺院依山而建,渐山势而升,依林麓而延。寺内有大殿五座,塔院三处,寮房三十多间。
历史记载炳灵寺,位于秦州区西南五公里处,麒麟山脉东南,象山西麓。《直隶秦州新志》有载,后渐衰落。自1993年以来,寺院主持释信念与当地群众多方筹资,依山就势,建成规模宏大,错落有致,殿宇恢宏的佛教圣地。炳灵寺依五台山圆照寺建筑格局兴建,属中国西部典型的佛教寺院建筑风格。占地面积为1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
炳灵寺山门为牌坊式建筑,面阔三间,宽3米高10米,斜尖起造挑檐,上顶为龙科装饰,中间九层布八卦套九星,腰缠花方垂子,中门上雕五龙戏珠,左右两门雕凤搭麒麟。 炳灵寺内八座殿宇分列五院,前院主殿为天王殿,两侧为钟、鼓楼。中院主殿为大雄宝殿,两侧为东配殿(地藏殿、伽蓝殿)和西配殿(观音殿、文殊菩萨殿),西院建万尊文殊菩萨和藏经楼。上三院为圆觉殿,圆觉殿东侧为时轮塔和大威德殿,西侧为五方佛塔。最高处即为宗喀巴大法王殿。寺西有山,形如卧佛,为自然造化,寺前九山环拱,俗称“九品莲台”。寺内五方佛塔,造型奇伟,名著陇上;万尊文殊宝塔,神秘典雅,其上日月塔尖传为“空中显圣”之物。
普华寺
普华寺位于秦州区娘娘坝镇李子园上店村,地处西秦岭南坡河谷地带,境内高山连绵,森林茂密。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属于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家河流域。历史上是陇右通往川陕(东南)的经行大道,商贸较发达。唐以后至明代时曾称李子园为“席阳川”。自甘陕、甘川华双公路开通后,这里逐渐渐冷落了,但民间仍然依靠农林副产品生活,生活依然较为丰裕。
普华寺历史上曾称萃严寺,孔雀寺,华严寺,是天水区域内历史最久,建筑最古,规模最大和最为精美的一座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十七年是李世民传旨兴建的僧兵寺院,在寺内曾养一千余名僧兵,在李子园普华寺训练过高僧和尚兵,是备战时之需的。该寺历经千载,至今保存完好,明代洪武初年曾铸铁钟一顶,有铭文数百字,记载了普华寺的历史。据现存《秦州直录州新志》记载:“明琴州普华寺钟文“记;大明国陕西承宣布政使告,秦州麦积山下院萃严寺(今普华寺)住寺僧人普云曰:奉唐太宗皇帝谕旨建寺养僧兵。萃严寺自古丛林环宇。位于秦州镇南席阳川(今李子园)曾有遗登家佛堂,丘沈寺坐焚,修香火静养。释僧子普云、普凌、普光等千百余众僧兵,焚香供解,把守隘口。遵奉圣旨分界,东直至乏牛坡,西至铁岭关,南至门水岭,北至李家山以分界碑为界。古丛林后被僧灭,至洪武年间及被僧众理界,财开常住地金。孙来喜、来戈、来植、来举、来绩、来本、诵本、江来主寺至崇祯六年。新志云:唐太宗养僧兵处,寺创于唐初,明洪武以前寺必败落,至洪武年复兴,始铸铁钟,以记寺事。至清末时文字迹有脱漏舛讹,遂难全晓。普华寺在明代初年盛况可见矣。
其后清康熙七年(1668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和国民时期曾多次维修过殿宇,并铸铁塔式教炉一座,其上铭文记载古寺历史。铭文记载:普华寺奉唐太宗谕旨而建,是养僧兵处“寺内尚存出土铜锤一柄,亦是僧兵所用兵器之见证。
该寺院坐南面北,一进两院,山门为悬山顶牌楼式建筑,面宽进深各3米,大门两侧门槛上有木雕台鼓式门墩象鼻头承之,颇有古意。此为当年古建时原件,柱石如故,门上走马,彩绘斗拱均为新装,门上古楹联为:“紫竹座清风吹开霞雾千年晓;玉瓶注法雨洒遍乾坤万户春”,似台阁体书法写成。传为当地一位清代末年秀才聂廷举撰书。大门两侧各有6米之院墙,东北、西北两角有两坡水。悬山顶钟、鼓楼各一座,两楼上层前后各置栅栏,内悬钟、鼓。两楼均为旧物,至今仍末改动。进入前院有一座天王殿,前殿大梁末换,余皆均为新添材料。屋顶脊兽均为新件。殿中内置护法佛座。在前院西南侧另有两坡水之禅房3间,乃是全寺院惟独全部保存下来的旧建筑,在其北及其院东侧僧房均系新建之物。在“大雄宝殿”和“天王殿”门楣之上悬挂赵朴初、霍松林、郑荣祖、常明所写的大字匾额,书法雄健有力。在寺内后院的西陪殿西北侧廊下游移口古井,以大河光石干砌井壁,井面铺巨石。水深不足5米,清水干洌可口,真乃是神泉甘露。其井壁石面绿锈苔藓恰似绿绒毯毡装于井壁之上,井口石沿亦有上百年磨损绳纹槽痕,更显其古色古香。出得寺院山门,其北为小型广场,长约19.4米,愿有歇山顶卷棚相结合的凸字型古戏楼,早被破坏干净,今在原基上新盖有一座戏楼,以备庙会期间唱大戏,是可供逛庙会者游乐的重要场所。
胡氏民居.南宅子
漫步在街头,在民主西路,隔街南北相望的是秦州大宅门胡氏民居。胡氏民居又俗称南北宅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组布局严谨、用料精良、雕梁画栋、曲徊幽静的明代庭院建筑群。
南宅子,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明代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的居所,现已成为西北地区极具特色的民俗博物馆,现陈列有历史名人书画、皮影、剪纸、根雕、刺绣、车杖等各类民俗展览,同时,举办天水地方戏曲和曲艺等演唱活动。
胡氏民居.北宅子
北宅子是胡氏民居古建筑的北半部分,为明代太常寺少卿胡忻的私宅,是明清时期天水民居古建的典型代表和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明清古建的重要实例。
瑞莲寺
瑞莲寺位于秦州区大成街道奋斗巷27号,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俗称新寺。
《秦州志》记载曰:“大城内西北瑞莲寺,故向指挥宅,前州牧买为寺,中虚和尚居之。釜中生青莲,故名,俗称新寺,中有藏经楼,藏经最多。”寺院创建于明代,清代有所增修,寺院一进二院格局,坐北朝南。前院自南迄北依次有寺门、过厅、东西厢房和大殿,后院有大雄宝殿等建筑。二院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坐北朝南,通长17.35米,进深11米,悬山顶双坡水式,顶覆青筒板瓦,五架梁六架椽,前后置金柱,前后辅阶廊。一院大殿三开间,悬山顶双坡水式,顶覆青筒板瓦,五架梁六架椽,挑间梁砍作月梁状,明代特征。寺门为一开间垂花门悬山顶式带屏门,前置戗柱,双开木板门,两侧八字墙,额悬明末清初书法家王了望书写“瑞莲寺”匾额。入内有明太常寺少卿、署正卿胡忻撰写碑文的“新建万佛新庵碑”一通。瑞莲寺属佛教净土宗派。
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瑞莲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寺内原有藏经阁一幢,建筑造型雄伟,所藏佛教经卷十分丰富,被誉为天水佛教文化中心,可惜于文革期间毁于一旦。
诸葛军垒
诸葛军垒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岷山路南侧。相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领军北伐,恐蜀军至陇右不服水土,命军士各带川土一包备用。军至天水,饮水后觉秦地水土与川蜀水土无异,遂将所带之土,堆积于天水城东教场南,成一土丘,此土丘至今犹存,遂为秦州之胜,为古秦州八景之一。
相传蜀军行军打仗时每人身上背着一个"乡土袋",袋中装着家乡的泥土,到了异乡饮水或吃饭时,在饮食中撒入一小撮家乡泥土,可防止水土不服。在诸葛大军攻下天水城后,发现这里的水质很好,不用乡土袋中的泥土也没有一个士兵不服水土的。再者,在天水境内将是一场恶战,乡土袋变成累赘。于是,士兵们在天水城东门外,解下身上“乡土袋",把袋中的泥土倒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丈八高的大土墩。 天水城东门外地势开阔平坦,是练兵演阵的理想之地,诸葛亮正好利用了这个土墩。他经常站在高高的土墩上指挥训练军队,整顿军纪,布兵点将。后来,这里成了人们凭吊诸葛亮的胜地,取名为"诸葛军垒"。
"诸葛军垒"为古秦州八景之一,在秦城区城东岷山路南。原为底大顶平的圆锥形土墩,高丈余,墩前有碑亭,碑若房门,广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肃穆幽雅。每当正午,艳阳高照,诸葛军垒上没有投影,当地乡民又称"无影墩"。《天水县志》对此也有明确记载。
木门道
木门道(俗称峡门),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南80华里牡丹木门村附近。古道东西两面雄山对峙,壁立千仞,空谷一线,状若天然门户。东侧为王家梁山和张家坪,西侧为旋帽梁。峡谷中稠泥河自北向南涣涣流入西汉水,峡谷窄处仅有一小道可通。中间有一条宽约50米长的峡谷,大有一将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
木门道地名的来历,在当地有两种说法。一说为这里古时森林茂密,木材资源丰富,时有飞禽猛兽出没,当地人将其砍伐的木材贩运进城必经此路,也就是通过峡门运送木头的路,故名木门道。另一说为东汉建宁二年,羌众溃,东奔,复聚射虎谷,分兵守诸谷上下门。颖规一举灭之,不欲复令散走,乃遣千人于西县,结为木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遮之……,见于《后汉书·段颖传》。
木门道峡谷东侧的张家坪〔原名张郃坪〕为诸葛亮与魏将张郃作战时的埋伏之处,峡谷西侧为十悄地梁,其下有诸葛亮拴马之处的拴马湾。峡谷低处有一小山石,成椭圆形,名曰石鼓。另外离石鼓不远处有一土堆小丘,形如巨钟,故称土钟。据《三国志·张郃传》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谥曰壮侯”。 时至今日,木门峡谷中仍存有张郃坪、张郃墓。坪下有当年蜀兵布伏的伏兵湾。峡谷西侧旋帽咀梁下有当年蜀兵屯兵拴马的拴马湾。峪谷之中横卧一块高8米,顶平面2.7平方米的鼓形小石墩,人们称之为石鼓,相传是当年诸葛丞相在山顶上擂鼓指挥作战的擂鼓台。经千余年风蚀雨淋,自堕谷底。前些年木门、张郃坪等村民在平田整地中,还发掘出了三国时代的铜兵器镞、矛、刀等。面对这些蜀魏两军战争风云的见证,遥想诸葛亮当年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情景,不能不令人神往。近年来,村民为纪念诸葛亮这位杰出的古代政治家、军事家,兴建了武侯纪念祠,并植树育林,新恢复了土钟,与石鼓遥相对应,供人们凭吊缅怀,发思古之幽情。
李子园森林公园
李子园森林公园位于秦州区娘娘坝镇东南部,距秦州城区54公里,地处秦岭山脉西段南坡,嘉陵江上游高山峡谷地带,有高耸入云、雄奇巍巍的高山峻岭、峪谷危崖,绝壁云岫,怪石象生,又有潺潺曲水,幽幽寒潭,绿阴险滩,蜿转溪流,瀑泻飞泉,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既有江南水乡之秀,又有田园风光之美,堪称“天水秦州的就在沟”。
境内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动物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娃娃鱼、羚羊、野鹿、黄羊、四不象、狗熊、野猪、七彩山鸡、红腹锦鸡、白盒等。植物有银杏、红豆杉、白皮松、龙楸、黄花杜柳等珍稀树种。既是一处万象奇观的人间乐园,也是一处蕴藏丰富的自然生态园。
园内有白云山、白去洞、白云寺等主要景点,是观光避暑、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有历代歌咏:“百里深林忘俗身,隔溪遥见数家人。 群峦叠处美眉睡, 双乳现时晴雾匀。 造化钟情疑鬼斧, 隐沦属意品春鳞。 桃源屋舍眼前在, 相约耕田一葛巾。”
玉阳观
玉阳观位于秦城关子乡半坡山。与玉泉观并列为天水五大观之一,六十年代经历一场毁灭性劫难后,一度鲜为人知。今天又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给人们。
观院三面环山,背靠青峰,面对萦行滚水的峡谷,环境幽静。据碑石记载,玉阳观创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为全真道士、玉阳门人陈志隐开基。相传七真之一的王年一(号玉阳)曾先于此修行,故取名为“玉阳观”。到至顺三年(1332年)时,殿宇毗连,单房40余楹,四至地界数十里。道士众多、盛极一时。历明清至民国、观院曾多次修缮。誉满天水、甘谷,一直为三乡十方群众举行道教活动的场所。1967年被夷为平地。近年来,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为恢复这座古迹,出资财力。重修观院,再建殿宇,画栋雕梁。尤为可喜的是观内幸存极为珍贵的元代碑石两幢,为元代延右三年(1332年)所立。分别记述了玉阳观的创建及规模。1982年及1992年分别被天水县政府、秦城区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古迹”单位。
重修后的玉阳观,占地面积十亩。主殿宇为真武殿,其次有三霄、磨针、三宫、玉阳、文昌、关帝、龙王等殿。石阶上座落着单檐歇山顶的山门三间,飞檐挑角,巍峨壮观。我省书法家赵正题写的“玉阳观”匾额悬挂正中。两侧建有六角攒尖顶钟鼓二楼。外围建筑有单房,戏楼等。构成一组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宏伟壮丽的建筑群。
祖师殿后面有一棵水柏,是从四抱粗树桩上长的子女树,也有一抱粗了。这棵文物树据专家鉴定,有二千五百年了。这是流水观悠久历史的见证者。
齐寿山
齐寿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东南60里处,海拔1951米,是西汉水之源头,长江、黄河之分水岭。有“齐寿山不大不小,压着三江河垴”之美誉。
齐寿山因其山岭如冢,故有寿丘之异称。又名番冢山、兑山、崦嵫山、云台山。虽不以高峻而闻名遐迩,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声名远播。山以文名,亦以人名,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轩辕黄帝就诞生在这里,后逐渐强大,灭蚩尤,败炎帝,天下大治,文明大倡,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伟业。《尚书 禹贡》:“ 山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屈原所吟“望崦嵫而勿迫,举长矢射天狼”。《秦州新志》中的“上有云观台,下有稍子站”。都提到了齐寿山。至于“齐寿”之名,相传为黄帝向广成子问“与天地齐寿”之道而得来,又一传说唐李渊诞生于此,故改名齐寿山,取“与天齐寿”之意,自唐而后,此山便称齐寿山。另外,在《纬书》、《山海经》、《水经注》和近代的《甘肃通志》、《天水县志》等史志中,对齐寿山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历史都有明确记载,也曾留下东汉人班固、郑玄、桑钦及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名学者的足迹,亦留下清人胡缵宗、蒋廷锡、范振绪等多位名人翰墨。如此之类,不可胜举。
悠久的历史,赋予齐寿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轩辕故里,也是先秦的发祥地,被伟大诗人屈原认为是“日落之地”而倍感雄浑苍茫,又因传说中唐高祖李渊先祖“逐鹿知机”的美丽神话而显得愈加神秘莫测,再加上历代文人登临游揽,挥毫泼墨,使得原本俊秀的齐寿山平添了几分灵气。
齐寿山是镶嵌在秦岭山麓的一颗明珠,把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独特的自然造化合黄帝轩辕氏发源地的盘山道而为一。岳镇三江的磅礴气势,崦嵫落日的雄浑苍茫,齐寿松涛的幽静深远,番冢岛浪,古树盘根,荫翳天日,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霁霭清泉,真乃人间福址。有凤凰咀、分水岭、射鹿处、石龙穴和黑龙潭等人文和自然景点,供游人观赏。曾一度成为佛教、道教兴盛之地,曾有轩辕庙,建废何年何月,现难究其详。北魏修一寺一观,后历尽沧桑随建随毁。大量珍贵文物,也多散佚。浩劫之余,现存文物更显弥足珍贵。
太阳山森林公园
太阳山森林公园是天水市秦州区境内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登山、野餐、垂钓、探险、摄影、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太阳山森林公园位于天水市小陇山林区麦积林场。距天水市24千米,距316国道3公里,总面积54平方千米,由太阳门、石门、关陵河景区组成。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动物357种,植物2700种,森林覆盖率达69.1%,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以“幽、奇、峻、险、秀”而闻名。森林景观四季不同,阳春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盛夏树木葱茏,凉风习习,清幽宜人;金秋红叶似火,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寒冬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如塑如画,太阳山山顶云雾缭绕,烟波缥缈,瑰丽神奇。太阳山主峰高2059米,掩映在群山从林中的千年古刹新洞寺,是太阳山的一颗明珠。它同花石崖一样,是佛道合一的圣地。新洞寺始建于隋唐,原先建在太阳山顶,因上山不便,明宣德四年(1429年),人们便从山顶把寺院迁到山脚下。清道光十四年重修灵官殿。寺庙经“十年浩劫”,又毁于一旦,仅存一些珍贵文物和残碑断垣,为弘扬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当地群众积极捐款,于1988年重修、扩建,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景区内还有五阳观、瑞应寺,隗嚣避暑宫、穆相洞等人文最观。
主要景点有:太阳山、新洞寺、穆相洞、罗汉崖、万仙拜寿、旭日东升、三响瀑布、观鹿台、分水岭、三山聚汇等,庙宇昂轩,峡天一线,山奇峰秀,崖洞神幽,水流飞泻,是公园景点的主要特点。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等61科、357种;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224科、945属,近2700种,是一处天然的动物园和植物园。
新洞寺置身于太阳山森林公园中,位于秦州区皂郊镇东沟村以东2公里处。相传新洞寺建于隋唐,原寺建于太阳山山巅,因上山不便,明宣德四年(1429年)移至山下,清道光十四年重修灵官殿。后历遭劫运,至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修建。寺内现存古石碑3统,梁记2块,经版1块,皆为明清遗物。太阳山主峰高2059米,掩映在群山中的千年古刹新洞寺,是佛道合一的圣地,东为佛寺、西为道观。寺院依山就势,悬妙别致,红墙碧瓦,雕梁画栋,檐牙高翘,风铃交响。佛教寺院为一进三院建筑布局,前院为八角亭殿,正中为弥勒佛像,两边为四大天王站像,背面为韦陀护法神像。中院为正殿院,正殿为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主祀释迦牟尼;东偏殿面阔三间,主祀观世音菩萨;西偏殿面阔三间,主祀十大菩萨;东西为禅院,各有五间僧房。上院为弥尊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东为上师殿,西为财神殿。道教寺院从南向北依次为:灵官殿、三霄殿、磨针殿、祖师殿,殿宇坐北朝南,均为明三暗一格局,布局错落有致,殿内雕塑神态各异,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新洞寺院内议案有两颗千年铁豹子树,实属罕见,可惜被人砍伐。现寺院周围仍有许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侧柏,与五角枫、榆树等交织在一起,盘根错节、绿荫蔽日。太阳山河谷犹如一条盘龙俯卧于此,身躯蜿蜒向西,曲水波光,潺潺有声,清澈见底。群山如波浪起伏,林海茫茫,郁郁葱葱,绵延不断。
万寿宫
万寿宫坐落在秦州区建设路北侧,又称庆祝宫,原设在天水万寿宫图集会福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时每月初一、十五地方官员要到万寿宫朝贺庆祝。因寺院内进行朝拜庆祝及接旨仪典活动不合清代规范,就在东关兴建万寿宫,创建于清康熙初年。
万寿宫坐北朝南,原建筑排列在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宫门、午门、朝房、大殿,共计5座24间。宫门外砖呈宝顶,内建木卷棚。午门面阔9间(中间3间,左右各配3间),入午门,后院建东、西朝房12间。其北建一长19米、高1米的砖砌露台。台后坐一单檐歇山顶金黄色琉璃鸳鸯瓦覆面的朝贺庆祝大殿。大殿面阔3间,通长13米,进深6间,宽12米,土木结构七檩抬梁造。双龙团莲爆花正脊,脊套琉璃回头龙吻,中置宝刹玉珠,垂脊端施蹲兽,戗脊上置守猴将军等。前、后檐为大栏额式,檐下五踩双昴头拱,多为云头昴。身内金箱头底槽。整个建筑结构严谨,绚丽宏伟。
新世纪之初,万寿宫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改建扩建,改扩建后的万寿宫,除形制基本保持原有风格外,在许多构造上引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建的万寿宫,更加宏伟壮观,面目一新,常常引得过往行人驻足,流连赞叹,为天水古城平添一份古韵。 现在万寿宫为天水书画院址所,虽没有了接旨、朝贺庆祝仪式,但书画爱好者于其间切磋技艺、展示佳作、吸引人们参观欣赏更提升了天水历史文化名城品位。
陇南书院
陇南书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陇南旧有文昌书院,在岷州道署之侧,同治间书院尽毁于兵火。
陇南书院创办时,距离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不足三十年,史载陇南书院是1904年被改为甘南中学堂的。虽然陇南书院兴盛一时,但终究无法摆脱历史的命运。在陇南书院成立的十四年前,清政府就在北京成立了同文馆,西方的科技文化,开始逐步传入。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东西文化大碰撞中,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书院自然也难逃劫难。
陇南书院是清末天水的六座书院之一。天水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代,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清水县令李宝谪在县城西关创建了曲江书院,这是天水见诸史载最早的书院。元末,曲江书院毁于战火。明清时,书院教育兴盛一时。到清末,天水境内尚存有天水、陇南、原泉、景权、朱圉、正兴六座书院。这些书院分别在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三年间,改为中学堂或者小学堂了。
宝峰山
宝峰山原称尖山,属秦岭山脉之起端,雄踞天水西南,为道教胜地,海拔2213米。宝峰山一峰高耸,站在峰顶,俯瞰群山,绵延起伏,甚是壮观。
在宝峰山的山顶,虽然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但是站在这个宝峰山的山顶,看到周围感觉非常好,绿树葱葱,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这个宝峰山原来不叫宝峰山叫宝凤山,因为在西汉时期,这座山上曾今落过一只凤凰,因这只凤凰得名,但是后来因为叫串音了,叫成宝峰山了。
宝峰山整体成圆锥型,所以山顶之上面积并不是很大,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这里绿草如茵、山花烂漫,除了牡丹的姹紫嫣红,山顶的槐花也是格外纯净清亮。据说,很早以前,宝峰山殿宇鳞次栉比,飞檐起寿,是方圆九村祭典、观光的好去处。几经战乱,被火付之一炬,只残留被火烧伤的一株老柏树孤独的站立峰顶,饱经沧桑,诉说着宝峰山的历史和经历。1984年,已近天命的道士王世仁奔走于宝峰山周围的村庄化缘,开始了重修道观,恢复古迹名胜的艰难之行。
关天经济区各地的游客如果想要去宝峰山,可走西宝高速,再上宝天高速,直达天水市,而牡丹镇位于天水市西南,从天水城区到牡丹镇有两个方向可以通行,其中西线可以从市区经太金西口、秦岭到达,南线可以从市区经枣金、平南、小天水到达,距离天水约60公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酷暑时期,能找一个清凉之地,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而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景,还可以品尝到清澈的泉水,如果你也想感受盛夏时期的清凉,不妨就来宝峰山看看。
龙头寺
龙头寺坐落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龙头寺村,在天水、礼县交界处,因地势像龙头,故名。据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曾挖出过一块龙头寺始建碑,后又被掩埋,现无从寻找。现存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清代所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北魏时这里原有六座佛象、三尊人类始祖像,人们供奉在龙头寺的山洞里,故称“九洞山”。唐中期从河南逃难的张、金两家在此落户,并发展为大户。张家五子都考取进士后,将家搬走,金家因无后继承,便将九尊神像请进两家庭院,逐渐发展为佛道寺院。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九月十三举行盛大庙会,朝会者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龙头寺前有两棵高大古槐,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树龄在千年左右,为天水关境内最古老的两棵古槐,1982年被原天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树。龙头寺现存古碑4通,分别为清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所立,现均字迹清晰,保存完好。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馆内祀关帝,又称官寺。如今这里是天水市文化馆所在地,昔日山陕商人聚会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书法绘画作品展出的场所。
据民间传说,山陕会馆内有个财神庙,庙内供奉的是关羽。关羽既是中国传统的财神,又是山西运城人,晋商自然把关羽视作自己的保护神。关羽给山陕会馆涂上了浓浓的人文色彩。而天水山陕会馆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陕省会馆的砖雕门楼。主体建筑有门楼、戏楼、大殿等。现存砖雕门楼保存完整,系民国13年(1924年)由关中工匠雕造。门楼通体以雕砖、磨砖拼砌而成,面阔3间,4柱5楼。通长22—23米。中门、次间均开券洞。正面砌砖雕镂梁柱斗拱,平座勾栏,垂花檐楼、各式额枋花板,构成几层仿木结构的楼阁。构件上雕刻珍禽异兽、花草虫鱼、人物故事等。四柱旁侧镌刻楹联,内联:“义勇冠尘寰,当年摧吴挫魏,丹心耿耿锦汉祚;庙貌重关陇,群生蒙庥托庇,馨香世代报神恩”。外联:“忠义参天出于至性,宫墙数仞仰之弥高。”
山陕会馆牌坊现迁建于甘谷县十里铺乡五里铺村大象山下。1987年,甘谷县文化馆调查。1989年,甘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坊创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为山(西)、陕(西)商人酌议修建,原在山陕会馆(今文化馆)内,1985年迁于大象山下。面阔3间,通长10米,进深3米。4柱8叉手承托屋面。木结构二级重檐两小扶一大式,明间歇山顶,次间庑殿顶。
泰山庙
沿着甘肃天水北山这条并不整洁的小道拾级而上,不一会儿,便见几株古柏中一座古庙若隐若现,这,就是地处天靖山麓东端的天水泰山庙。
与南郭寺、玉泉观等天水名胜相比,天水泰山庙似乎鲜有人至,但却平添了几分肃穆威严的气象。大殿内供奉有东岳圣帝及其部将崔、雷、朱、张四大元帅的行像,也同时还分别敬挂着东岳圣帝、玄天上帝、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和三清老祖的水像。从这幅精致的四重画像来看,最上端为东岳天齐大生仁元圣帝图像,其下则依次为祖师法祖玄天上帝、玉皇大帝和观世音菩萨之像,由此可见东岳圣帝在道教中地位之崇高。
在大殿的东南角,长有一柏树,黛色苍皮,冲殿而出,凛凛然如虬龙腾空,向东而去,似乎没入东岳泰山或直入大海,令人生出无限遐思。据测定,这株古柏树龄已达700年之久。东西两侧殿内为十大阎罗及十八层地狱塑像。推开栅栏门,置身其间,但见牛头马面,狰狞无比;判官小鬼,忙碌不停。拨舌的,剜眼的,车裂的,斧劈的,上刀山的,下油锅的,一个个人形鬼影,凄惨恐怖,令人不寒而栗,深感封建礼教之严厉和残酷。
此外,庙内还供奉有地藏王菩萨、成国公朱勇以及灵官祖师和山神土地等塑像和画像。他们都以各自不同的威望,吸引着信教群众前来朝见和拜谒。据考证,天水泰山庙始建于元代初期,因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和损毁,在清朝顺治十五年和光绪戊申年都有重修和扩建。其时庙门雄伟,行宫阔大,殿宇壮观,且庙内外柏树郁郁苍苍,一片祥和繁荣景象。
哈锐故居
哈锐故居位于天水澄源巷13、17号,另有本巷42号和自由路12号,三院同一图纸,同时建成,为明末建筑。
哈锐故居院内由正门、天井、影壁、垂花门、倒坐、厢房、过厅、 两层主楼厅房、后院两层木楼、后院门等组成。中院北3间悬山顶式出檐2层木楼。前院、中院东西厢房均为3开间, 后院西房3间为两层木楼,南、北厢房各3间。在天水民宅院落中有两层木结构楼房二座者,并不多见,而哈氏木楼建造十分精美。
哈宅故居院落构思精巧,庭院与庭院空间的过渡是由过厅和厅房西侧的围棚通道来界定的。前院、中院注重中轴对称,流线型布置明确。厅堂布置在庭院深处的两层楼上,会客空间布置在楼房的底层中开间,可使人感到空间变化。内厢房均不设廊道,这里有包括庭院和天井的开敞空间。这种空间是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的直接对话模式,这种构建六式与其他民居建造方式有所不同,而哈氏故居建造风格独具风韵。 哈锐故居中用砖、木雕刻的植物花草、各种器物图案,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暗八仙、文房四宝、太极八卦等,显示吉祥如意和趋利避害的文化构想。特别是正房的窗花图案令人寻味无穷。窗花图案称“冰梅图”,寓意着“梅花香自苦寒来”。寒梅傲雪。体现了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主人治家思想的体现。哈宅建筑群,庭院深深,树木花草繁茂,颇有江南美景移入陇上人家之感,也有着浓郁的西部人情风土和雅风遗韵,透视出一种恬静休闲与安逸雅致的民风情趣。
冯国瑞故居
冯国瑞故居位于秦州区大城共和巷33号,是一组木构架结构的四合院,在清末民初营建落成。现存一进两院26间房屋,保存完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冯氏住宅具有浓厚的北方住宅特点,南北纵轴线上对称排列着房屋和院落。住宅左右各设耳房一间。正房的屋顶、梁架和装饰与前院过厅基本相同,惟其后檐有廊,室内用木雕隔扇划分空间。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格间与前院相同。
冯国瑞(1901年—1963年),字仲翔,汉族,甘肃天水人,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梁启超誉之为"美才"、"奇才",认为"百年以来,甘凉学者,武威二酉堂之外,迨未或能先也。"精于金石龟甲、考据词曲。著有《麦积山石窟志》、《守雅堂辑存》等著述布世。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兰州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省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等。
任其昌故居
任其昌故居位于秦州区西关士言巷4号,是清任其昌、任承允父子的故居,属于区级文物保护点。任宅以东西纵轴线排列布局,一进两院,大门在东北角,门内有照壁,南向进二门入前院,东房为倒厅三间,南、北各五间,西为过厅三间,硬山屋顶,中间明间为通道。后院西为主房五间,南、北各有三间厢房,主房北侧小跨院有西厢房三间,东房三间,均为木质结构,具有鲜明的清代建筑风格,保存完好。大门前有古槐一株,围径5.1米。
任其昌(1831年—1900年)字不详,甘肃秦州(今秦城区)人。生于清宣宗道光十一年,卒于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年七十岁。同治四年(公元一八六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二年,以母老乞养归。闭门教授。主天水、陇南各书院,垂三十年。性至孝,见义勇为。十七年,以总督杨昌濬疏荐,诏加员外郎衔。后因闻拳匪倡乱,悲愤疾作卒。其昌天姿高迈,博闻强识,覃精三礼之学,尤长于考订史事;所为古文,风力雅近宋人;晚年肆力于诗,宗法少陵。著有《敦素堂诗丈集》、《秦州志》、《蒲城县志》及《史臆》;均《清史列传》其纂辑未成者,有《史 评》、《八代文钞》、《三礼会通》等,并传于世。
门克新故居
明洪武礼部尚书门克新,巩昌府秦州(今甘肃天水)人,生于元代泰定三年(丙寅),即公元1362年,卒于明代洪武二十九年(丙子),即公元1396年,享年70岁。
明洪武初为秦州教谕三十余年,受学者甚众。入朝述职后为官,初任左赞善,以博学、耿直见重。旋升迁官至礼部尚书,年近古稀,礼事多烂,不久病倒。皇帝朱元璋命太医治疗,又不停俸禄及至逝世。逝后皇帝亲自致祭,又命司礼监典簿杨马儿祭奠于其家,归葬故里秦州,坟茔墓地在城北泰山庙脚下。
1958年,天水火柴厂扩建厂房时将其墓地征用,挖掘地基时发现门公棺木及随葬品多件,有明制官帽一顶,身着朝服,金银佩饰,明币及金银元宝,竹木、陶器及丝绸织品和遗物,并出土墓志铭一块(时有挖掘记录)。《天水县志》对其墓地方位有记载。天水文庙西侧建有《门克新祠堂》一座,竖立《秦州乡贤祠记》碑一通,高175厘米,宽79厘米,厚26厘米。碑文545字,文字清晰可辨,是明代成化十五年(巳亥),即公元1479年刻立的石碑(此碑现存天水文庙碑廊)。 据考门克新故居在门家河村,门氏后裔一支迁往秦州城杨家楼59号院居住,此院为一进二院,主北房座北朝南,抬梁五檩六椽,补作间铺作一斗,攀间象鼻状二朵云,悬山顶,两坡水,有哺龙脊室。倒座已包檐,东西厦房,单坡水。为明代早期四合院建筑格局。在城市改造中,因商品房建筑用地需要被拆除。
门家河门克新故居,为门克新祖居及其出生老宅,位于天水市区南郊约6公里的秦州区皂郊镇门家河村。该村坐东向西,北依盘龙山,赤峪河从村前流过。门氏家族院落分布在该村中上部位置,最高处的三级小平台地上,祖居老院为一进两院另附一院的格局,中层台地为书房院,下层台地上为门氏族人居住宅院,但建造较晚,约在清代中晚期建成。上下五座院落占地面积约2064平方米。最高台地上的三个院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260平方米。在2、3两院中间开设大门,北院坐北面南,一进两院,中院以过厅为空间地带界定建筑。后院后厅房,前后两院,东西各有三间厢房。正南有两院之门厅。大门右进南院之南为厅房,东有厢房三间。西有厢房三间,并带一间两坡水屋面的小楼。三级台地上之三组院落,在建筑风格上,是一处四合院式古民居,建造结构古朴。而最高台地院落群中,现存独具风格的元代末期的二层木楼一座,俗称“锈花楼”。为上下两层双坡水建筑,构建古朴,雕刻精美。其雕刻花纹在明清建筑中不多见,经初步考证,该楼檐下平板枋上的耍头有两朵云造型,长27厘米,高18厘米,厚9厘米,其前半部分内大外小,中含一个圆球型浮雕,后半部分是渐细且长,尾部为一朵小云式图案,荷花纹花板简约粗犷,具有元代建筑风格。其建筑艺术和文物价值很高,可视为古代建筑中典型的造型标本。尚无它例可比,可以说绝无仅有。它是门氏家族早在元代就居住过的故宅,仅唯独有的小木楼一座。
师赵村遗址
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师赵村遗址是马家窑文化遗址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约7公里处的藉河北岸,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81年至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了多次发掘,出土了20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的一件人像彩陶罐价值极高。
早在1947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在渭河上游的天水、甘谷、武山等地作过史前人类遗址的考古调查妥并且发现了非常重要的线索①。1956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同志,又在天水、甘谷两县作了考古调查,发现近八十处含有仰韶至齐家等不同文化内涵的遗址②,其中就包括有西山坪和师赵村遗址,由于当时仅限于遗址地面采集到的遗物,所以,只能直观的判断遗址的文化性质,又因多数遗址未进行正式发掘,使得这一地区的史前考古研究尚无显著的进展。六十年代以后,天水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逐步开展起来,随之资料也不断增多,为研究甘肃东部地区的原始文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981年,刚刚参加完青海考古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赵信等人,风尘仆仆的来到天水,初步调查师赵村遗址。1982年至1989年期间,赵信等专家在对师赵村进行了13次挖掘,开掘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200多米,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文化层在1至3米之间。
师赵村、西山坪共分七期,现以师赵村一至七期统称。该文化最早距今8220年,最晚距今3000年,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连续,是西北地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文化遗存。在西山坪一期文化中发现了大地湾一期文化,确认了大地湾文化的中心作用。对于师赵村与西山坪,杨虎先生是这样评价的,他说:"它们的层位关系相当完整地反映了甘肃地区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考古文化的发展历程"。吴耀利先生则认为师赵村、西山坪遗址的发现"从而揭示了渭河上游史前文化从早到晚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这在甘肃地区史前考古研究中是唯一的"
秦韵流千古
秦州小曲,即秦州曲子戏,古称“秦声”。《辞源·秦声》条注:“秦声,秦地之歌曲也。” “秦声”始于周代,古秦州为秦人发祥之地,先秦十三公中,有十二公在秦州地生活。先秦时期,陇右秦地除了汉族居民为主以外,曾为诸戎、诸羌族,继有吐蕃、西夏、金人、元人、满族等少数民族政权管辖,或统治过很长一段时间,同时,还生活着狄人、匈奴、氏、羌等众多少数民族,至今在本域内居住着32个少数民族,约25万多人,他们自由奔放,能歌善舞,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时,同汉人一起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民间歌曲和舞蹈,并影响和传播到了洮、岷、藉、渭河上游和西汉水流域广大地区。秦州小曲是天水区域内的一种曲艺戏种,亦是西秦腔发源的母本戏曲。
据传,西周时因非子牧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附庸,为陇右的秦都邑,号赢秦。当年秦穆公为了安定少数民族,送给西戎王一班“女乐”。“女乐”能歌善舞,迷住了戎王,使戎王甚喜“而终年不还”,秦穆公乘势攻打西戎领地,西戎王大败,失去了领地,成为西周孝王附庸。西周“女乐”也就留在了秦地,秦地从此出现了“秦声”。由于“女乐”的传播,使“秦声”从高雅上层统治者喜欢的音乐,逐渐传播到了民间,形成了“五声曲调”模式,又在民间传播流行,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延续发展至今已两千多年。据《史记·李斯传·谏逐客书》载:“夫击壅,叩击,弱筝,博髀,歌而呼鸣,口快耳者,其秦之声也。”《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六曰《达帝宫》,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使“击壅”、“叩击”、“弱筝”、“博髀”音准格调基本定型,配以歌舞演唱,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秦地曲子戏,逐步发展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秦州小曲”。
责任编辑:李军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15/1003/153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