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评论 弥合“数字鸿沟”不止于推进科技升级
弥合“数字鸿沟”不止于推进科技升级
近年来,数字基建高速发展的受益者已日渐增多。然而,在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生态茁壮生长的大趋势下,以老年人为代表的部分群体却难以享受到数字红利。他们因为年龄与学习能力等原因,而难以像其他人那般自如地在“数字海洋”里畅游。(北京晚报)
网上订餐、手机转账、网络购物……随着科技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越来越便利,但不容忽视的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一些老年人无法适应,成为横亘在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
“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3亿人,让奔跑的数字化浪潮为老年人“紧急刹车”并不现实。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是摆在有关部门、企业、社会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好在近年来在智能化、标准化服务程序占据主导的同时,公共服务部门也给予老年人更到位的关怀、更周全的考虑,铁路等交通部门解决“脱网”旅客无法出示健康码等难题,仍保留适量的人工服务通道,给老年人提供多元选择和替代方案,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
应该看到,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因此,要破解“数字鸿沟”问题,不止于推进科技升级,更要培养老年人数字信息获取能力,打通老人线上线下的“最后一公里”。例如铁路、航空等部门针对老年群体去“量身定制”,推行的专用通道、让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旅客在无健康码登记处刷身份证;火车站设有“爱心窗口”,可优先为老年旅客办理现金购票、改签等业务;银行、12306App将推出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的适老化爱心版……一系列温暖情意,从实际出发补齐“短板”,惠及老幼病残多个群体。
适老化改造不只是体现民生温度,在提升老人的幸福感与舒适度的同时,社会机构与企业也都应该主动提高适老化水平,提供更多适合老人的产品,为适老化提供更多保障,帮助老人更好地融入智能时代。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老年人的态度,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数字技术这个“引擎”推动加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拉一把走得慢、暂时跟不上的老年人,只有不断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才能让横亘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数字鸿沟”变为“数字通途”,让他们在信息化快速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21/0914/1380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