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秦州科普秦州 秦州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巡礼——走进建三小学(图)
秦州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巡礼——走进建三小学(图)
小小科技馆 筑起创科梦
——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科技创新活动侧记
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始建于1957年。在这所占地面积并不大的学校里,有一座科技馆,小小科技馆可是校园里一处独特又美丽的风景。
走进装修一新的科技馆,墙壁上悬挂的师生创新成果,橱柜里摆放的奖牌,桌面上摆放的学生创意作品和组件,木匠作坊的小车……一块块、一件件,无不释放出浓厚的科技创新韵味。
“崇尚科学、体验生活、探索创新”是科技馆的宗旨。小科技馆一次只能容纳100多名学生开展活动,所以学校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保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社团。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自愿选择社团,实行走班制。
科技馆的社团可不是“纯玩团”。
未来创客社团辅导老师董金生介绍,未来创客系列课程主要开展创意设计和模型搭建,让学员在任务的驱动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突出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7年就起步的天水市首家智能机器人社团可是该校的“王牌军”。13年来,张惠文老师凭着自己对机器人的浓厚兴趣,先后辅导学员开展机器人知识普及、简易机器人制作、普及型机器人制作、普及型智能机器人制作、智能机器人的改装与编程、FLL工程挑战赛等多种活动,并带领优秀选手出征全国各地,先后12次在10个城市参加国家、省级比赛,获得奖励21个,其中国家级三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如今,他训练过的学生基本都能搭建各种机器人,进行自主编程,让机器人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
微型机床作坊是“鲁班”工匠的孵化室,项目可谓真刀真枪,里面摆放的36台小机床,是将普通机床微缩成1/10左右可以组合的锯床、磨床、钻床、锣床。这个社团的“祖师爷”是杨春生老师,他一边给徒弟手把手地教,一边又忙着修理机床。这些能工巧匠们根据自己的创意,通过锯、磨、钻等工序,把木质材料设计组装成飞禽走兽、飞机坦克和家居生活等各种模型。为了使模型更加美观,还有一组画匠专门给这些模型进行彩绘。据不完全统计,“鲁班”工匠们每年设计制作的创意作品达300多件。
相较于以上三个社团,创新发明社团更具传奇色彩。创新发明社团是2016年在智能机器人和未来创客社团发展的基础上创建的。社团开设了创新实践课,从小就爱鼓捣的李萧林老师是创新发明社团的辅导老师,他本人还荣获了2018年天水市科技创新教育突出贡献奖。李老师的社团活动课采用探讨和提问的方式,每周给学员布置三个作业,搜集爸爸妈妈生活中特别难解决的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研究,用自己的智慧为爸爸妈妈分忧解难。老师再把大家的想法进行整合,鼓励同学们搞小发明。
今年8岁的刘泽阳是三(1)班学生,刚上二年级时,他和爸爸上街玩,看到环卫工人用小铲刀在铲墙面上的小广告,小广告上的胶铲刀铲不干净,很费劲,于是他回家就琢磨着要发明一款铲小广告的“利器”。他找来了亚克力板、铁棒、矿泉水瓶和输液塑料管,每天晚上研究和组装,为了能除净胶,他还添加了一个热熔器,终于发明出了墙面纸质小广告便携式清除机,这项小发明获得甘肃省和天水市科技创新一等奖。刘泽阳说:“这项发明如果所有部件用金属做成的话,完全可以用。”
和刘泽阳一样的佼佼者为数不少。已经上初中的张恺睿从四年级开始参加了12期创新发明社团,他的发明更是出手不凡——便携环保提袋器获得了天水市科技创新二等奖,牙膏挤出量控制器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电脑设计作品拿下了两个省级大奖。
具有多年社团辅导经验的几位老师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活动并不是要让学生都成为发明家,而是一种把自己的思想变成现实的趣味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释放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动脑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该校自2007年以来,累计有2300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社团,连续参加国家、省、市、区级科技创新大赛,先后获得奖励560个,其中57名教师获得辅导奖。
校长王万军也是个科技迷,他前不久被评为2020年天水市首届百名“科技追梦人”。面对同学们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他高兴地说:“科技活动给同学们种下了梦想,点亮了心灯,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希望他们成长为有创新思维的一代新人。”
责任编辑:紫萱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21/0326/1252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