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艺术推荐 杨国光,用艺术语言表达家国情怀

杨国光,用艺术语言表达家国情怀

书画艺术的创作与实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形式之一,所蕴含的文学、哲学、美学以及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人类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的现实意义。

——题记

杨国光(点击查看图片),国家一级美术师。1937年9月生于兰州,196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75年调入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至退休,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研究近六十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甘肃省书画研究院、甘肃省老科协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杨国光先生的作品先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其中《陇原清景图》、《勤读图》、《牧趣图》等参加全国性美展均获一等奖,《秋高图》,《牧趣》获美国全球艺术家百科全书和纽约名人传记金帆奖。其艺术传略、成就和作品还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世界艺术家名人录辞典》等多部辞书中。

杨国光作品(点击查看图片)

人生之道,艺术之道

杨国光早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被留校任教,走上美术教育工作的岗位,那年他23岁。后来因工作调动,离开西安美术学院回到家乡兰州,走进当时的西北师学院(今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直至退休。

23岁是杨国光一生主要的年龄段,这一年不仅是他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始,也是对艺术研究和实践的开始,直至今天,八十高龄的他仍然矢志不渝地坚持。他在与笔者交谈关于艺术的话题时如是说,“我是美院毕业的学生,走到这步路上,就得一辈子坚持走下去,这是我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必然要坚持、要走完的道路,几十年来,我没断过,也不想断,因为我热爱这个事业。”

对于艺术的执着和追求,八十高龄的杨国光感到越老越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留下很多遗憾,但是,不管纠结也好,自省也好,好多事情、好多在艺术上还需他仍去努力。因此,在艺术这个道上,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认知,才能对艺术、对人生、对社会、对大自然有一个深切地体悟,有所体悟才能有所觉悟,可是,对这些方方面面的认知,用普通的语言又说不清楚,于是,杨国光就用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即便是使这样,好多东西他还是觉得觉悟不到,认知上不清楚,模模糊糊的,这使他在艺术道路上、人生道路上徘徊、纠结,而这种徘徊和纠结,就是一个不停地认知、体会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杨国光的艺术之道,也是人生之道。

杨国光作品(点击查看图片)

艺术就是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一个从事艺术事业的实践者、学习者,杨国光的思维认知中,就要真心诚意地杜学杜渐、真诚地为社会服务。

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时艺术家的使命和职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不硬,谈何服务?首先就没有责任感,患得患失。所以,作为一个画家、作为一名从事美术工作的工作者,就要有修身、齐国、平天下的情怀,只有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觉悟去实践,做出一定的成就,就是为社会服务,就是推进社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艺术家共同的目的,也是我们艺术家应该走的道。

艺术就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那么,让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杨国光作品(点击查看图片)

用艺术的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在变革发展,在发展中变革,这一切源于科学技术,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因为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创造,提供了条件,推进了社会的发展。

那么,艺术家也应该与时俱进,让优秀的艺术作品走上电子平台,通过互联网,把精神产品推向社会,用艺术的感染力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艺术家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的责任和使命,这就要求艺术家拿出正能量的作品。

甘肃省书画研究院这二十多年所走过的路,就是面向社会文化的诉求去实践、去做,到今天,他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初心。因此,在甘肃省书画研究院麾下凝聚了一批文化背景深厚的各类、各层面的艺术家,他们是有根气有沉淀的,作为个人来说,他们的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是具有成就的,把这些艺术家、连同他们的作品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让他们用作品去说话,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在社会上产生一种精神的传播、精神的感染,这从文化层面上来讲,是非常美好的事情,那么,一定会推动全省、乃至全国文艺事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杨国光先生从讲台到社会、从在职到退休,一直致力于绘画艺术的探索研究,从实践中总结理论,从理论中付诸实践,其作品不仅功力深厚,而且都深含人生哲理和激情向上的丰富情感,一种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家国情怀会情不自禁地跃然纸上。

文章来源:http://www.tianzhishui.com/2020/0804/104681.shtml